■本报记者 俞陶然
如何看待近期VR的火爆?上海要推动这一产业,可在何处发力?记者为此采访了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
在他们看来,随着五大系统技术的相对成熟,全球虚拟现实产业阶段性爆发。上海的虚拟现实技术和产业实力在全国名列前茅,可尽快出台政策措施,在VR行业应用领域,推动大型国企的应用;在个人消费领域,大力扶持VR内容产业。在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方面,高校与企业应加强合作,建立联合实验室、培训中心等平台。
应用前景广阔,技术不够成熟
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孟海华介绍,虚拟现实在上世纪90年代、本世纪初也热过,这一产业已有比较坚实的基础。它的技术链比较长,催生了不少相关技术,如增强现实(AR)就是在VR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一种通过计算机系统提供的信息,增加用户对现实世界感知的技术。
如今,随着显示设备、交互设备、3D内容、软件平台、高性能计算等五大系统技术的日益成熟,虚拟现实再度热起来。可以预见,未来很多行业、场合的交互体验都会因为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升级为身临其境式的交互方式,如国家战略应用、专业应用、文化娱乐等。为此,中国、美国、德国等多国政府都高度重视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资本市场也十分看好,公开资料显示,2014年初至2016年初,全球有35亿美元风险资本投入虚拟现实产业。另外,VR热背后也有一定炒作因素。
孟海华表示,目前,不少虚拟现实技术还不够成熟,如芯片、传感器性能不足,屏幕显示分辨率不够高,头盔显示器太重,内容制作不合理引起观众眩晕,大数据存储技术等有待提高。
制定行业标准,输送更多人才
曼恒数字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周清会、广东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授何汉武都表示,全国范围内,北京和上海在虚拟现实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上海的产业基础比北京更好,除了国内第一家在新三板挂牌做市的VR企业曼恒数字,还拥有乐相科技这家估值颇高的VR硬件企业。
虚拟现实产业优势与上海大型国企多这一优势结合,意味着上海可在VR行业应用上大有作为。通过推动国企和医院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将加快大飞机、船舶、核电、医疗等众多行业的发展。孟海华建议更多高端制造业企业引入虚拟现实系统,提高研发设计的效率和质量。作为科技创新功能型平台,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也可扮演重要角色,加强虚拟现实共性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并牵头制定行业标准。
上海高等教育实力雄厚,可在虚拟现实领域加强校企合作。何汉武说,该校与曼恒数字合作建立VR技术工程研究联合中心、VR技术培训中心。前者是联合研发平台,有利于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后者是培养VR开发和应用人才的平台。何汉武认为,上海高校应与企业加强合作,为虚拟现实产业输送更多人才。
打好组合拳,扶持内容产业
在VR个人消费领域,上海应如何推动?周清会认为,政府扶持的着力点应是VR内容,打造以内容供给为主要特色的VR产业。因为扶持虚拟现实硬件企业的不确定性较大,几年后占据国内VR个人消费市场主流的硬件产品,或许是外国品牌或外省市品牌。与之相比,VR内容市场的容纳量更大,将有一大批企业制作游戏、社交应用等文化娱乐产品,呈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
“好莱坞为何是全球电影中心?作为内地城市,成都为何会成为国内移动游戏的中心之一?因为它们的内容产业十分发达。”鉴于此,周清会建议本市打好“组合拳”:出台产业政策、组建产业基金、打造企业集聚基地。“上海有这方面的人才基础,通过政策引导,就能让他们投身VR内容创作。”
他表示,未来两三年后,虚拟现实个人消费市场才会进入快速发展期。目前,这一市场存在“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头盔显示器普及,需要文化娱乐内容支撑,而后者兴起又需头盔显示器销售量支撑。据介绍,一种游戏硬件设备销量达300万台后,将吸引越来越多消费者购买。达到300万台这个零界点之前,头盔显示器和相关内容产业发展较为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