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切换
新闻
科学规划造就“海纳百川”
2016
05/25
11:40

(原标题:科学规划造就“海纳百川”)

记者观察

观上海

文/广州日报驻上海记者贺涵甫“这里有容忍,甚至放任……”这是半个世纪前,张爱玲为上海留下的文字,半个世纪后的今天,这座城市依然秉承了她一贯的谦和与包容。

这种包容体现在城市建设管理上,便是具有前瞻性的科学规划。以著名的张江高科为例,从上海市中心驱车约40分钟,就可以抵达位于浦东的张江高科技园区。这座以软件开发、生物医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产业链为主导的科技创新区,云集了联想、英特尔、中芯国际、微软等100多家世界级科技企业,包括复旦大学张江校区、北京大学微电子研究院、中科院上海分院和美国杜兰大学商学院在内的1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为上海打造国际科创中心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和智力支持,“中国硅谷”由此得名。

为吸引全世界的科技人才落户张江,上海为其进行了量身定制的城区规划。张江高科园区腹地,伫立着一栋栋崭新的公寓楼,据上海园区管理部门的介绍,这里是为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准备的“白领公寓”。

记者的一位大学师兄主修软件开发,本科毕业后赴瑞典留学,归国后一时在上海找不到落脚地。上海人才服务部门听闻,主动帮忙联系了张江园区的公寓。很快,这位师兄便在张江扎下了根。记者曾探访过他的住处,一室一厅的套间宽敞明亮,月租金1600元左右,且多年保持不变。园区周围,重点中学开设分校,三甲医院设立分院……如今,这位师兄已经买房,而且把新家安在张江附近。

类似张江这样的“产学研住”配套的城镇规划在上海并非个例。以复旦大学和同济大学为核心打造的“杨浦智慧城区”,以上海交大和华东师大为核心建设的“闵行紫竹园区”,以及遍布上海城郊类似卫星城的各种郊县新城,最大限度地把人口向外疏导。

而最新的规划是,将苏州、无锡、南通、嘉兴和湖州等5个毗邻城市划入“1+5大都市圈”,以高铁、地铁或磁悬浮列车等各种方式连接上海市区。这是在建设“长三角城市群”的基础上提出的更精细化的规划版本,“世界上的任何一座伟大的城市,都有紧密的都市圈作为支撑,分解中心城市的压力,上海有条件做这样的尝试”,制作该规划的上海社科院课题组认为,上海“十三五”可从都市圈角度重构发展新空间、新格局,建立半径100公里左右的“上海都市圈”。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记者亲历上海自改革开放初期至今所发生的惊天巨变,而科学的城市规划、人性化的城市管理,使上海始终保持了“上善若水、海纳百川”的城市品格。这其中的“产业园-产业新城-都市圈”的规划理念,或许值得国内其他大中城市参考与借鉴。

由于工作的缘故,记者在广州也生活过,广州的衣食住行比上海无疑更“接地气”。在北上广中,广州的生活成本和压力相对较低,空气质量最好,城市绿化更具优势,这些都是体现城市“宜居”指数的重要因素。同济大学教授诸大建认为,一座城市无论选择什么发展方向,“宜居”必定是规划的重心之一,“城市毕竟是给人住的,我国城镇化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人民更幸福,所以城市的科学规划里,‘宜居’的分量会越来越重”。

落在具体规划上,诸大建建议广州合理调整老城新城人口密度,适当减少老城区人口和商业开发,这样有助于对城市文化和底蕴进行更好地保护。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