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报/株洲新闻网记者 李淼
株洲日报讯 8月19日上午,2016年“沪洽周”湖南株洲·中国动力谷产业对接暨市情推介会在上海举行。会上推介了200个重点招商引资投资项目、30个PPP项目,现场签约36个项目。副省长何报翔出席会议。市委副书记、市长阳卫国致欢迎辞。
阳卫国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出席推介会的领导和嘉宾表示欢迎和感谢。他介绍说,株洲是“神农福地”“红色摇篮”“交通枢纽”“动力之都”和“宜居城市”。近年来,株洲把发展蓝海产业作为重中之重,积极适应引领经济新常态,深入实施转型升级总战略,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轨道交通、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车三大蓝海产业优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蓝海产业聚集株洲·中国动力谷,蓝海产业已经成为株洲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新引擎。
阳卫国表示,我们精心推出的200个重点招商引资项目、30个PPP项目,是株洲实施蓝海战略、支撑未来发展的重点,前期工作扎实,合作前景广阔。诚挚邀请各位企业家多到株洲走一走、看一看,更深入地了解株洲、考察株洲,进一步深化交流与合作,更多地支持株洲发展、给力株洲建设。我们将用最大的热情、尽最大的努力,为广大企业家提供一流的投资服务环境,与大家携手合作,互利共赢,共创美好未来。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友梅作《轨道交通装备发展战略思考》主题演讲。他说,当前制造业同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随着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等方面的突破,将引发第四次工业革命——智能化。作为“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十大领域之一,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要率先突破,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省经信委副主任陈松岭就湖南省动力产业政策进行了解读。他说,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航空产业,是湖南建设制造强省重点支持的领域。湖南将大力支持株洲·中国动力谷建设,希望广大企业家们积极参与动力产业发展,推动企业做大做强。
会上播放了以《蓝海之海》为主题的株洲城市形象宣传片,并举行了项目签约仪式。36个项目签约入驻株洲,其中工业制造类项目15个、能源与城市基础建设项目15个、农业产业化项目1个、第三产业及其他项目5个。
会议由副市长杨胜跃主持,副市长何剑波介绍了株洲市情并推介株洲动力产业。
省政府副秘书长熊方平、省商务厅厅长徐湘平、省工商联副主席李曦、省旅游局副局长高扬先、省政府驻沪办副主任皮庆侯,株洲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李智,以及长三角动力产业企业及配套企业负责人、项目签约代表等逾200人出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