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切换
新闻
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阶段性红利渐显
2016
09/29
11:01

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阶段性红利渐显

“在上海自贸区的多项改革举措中,金融改革可谓亮点纷呈。其中,跨境人民币双向资金池业务最受企业欢迎。” 中国银行 上海市分行贸易金融部总经理张欣园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举可以盘活企业资金,实现跨国公司境内境外人民币资金的双向互通,打破了此前‘左口袋钱右口袋不能用’的障碍,极大地降低了企业成本。”

张欣园所说的跨境人民币双向资金池业务,是指区内的跨国集团可根据企业经营和管理需要,在境内外非金融成员企业之间开展的跨境资金的余缺调剂和归集业务,属于企业集团内部的经营性融资活动。此前,跨国公司境内外资金的划拨和流动必须提供用途证明,由金融管理部门逐笔审批。而自贸试验区内的跨国公司可以根据自身经营和管理需要统筹调度境内外成员的资金,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实际上,上海自贸区内像跨境人民币双向资金池业务这样的探索还有很多。在这块备受瞩目的试验田中,金融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推进,金融业服务功能加速拓展,一批创新性金融制度已经建立,底线风险控制严格,形成了20多项可复制可推广的金融制度。

实体经济深得实惠

过去3年间,上海自贸区内金融改革开放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服务实体经济,便利实体经济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而从张欣园的表述中不难看出,接实体经济地气、解实体经济之痛正是上海自贸区本轮金融改革的最大亮点。

自贸区内企业多涉及跨境交易。这类企业的痛点在于,境外融资能力较弱、境内融资成本居高不下、汇率风险难以规避以及繁琐行政规定导致的效率低下。有鉴于此,降成本、防风险和提效率,正是本轮自贸区金融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根据此前规定,很多企业或只能从境内融资,外债规模受到严格限制。有鉴于此,2015年2月12日,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发布《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分账核算业务境外融资与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实施细则》,建立了一整套本外币一体化的境外融资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扩大了经济主体从境外融资的规模与渠道。按照这一规则,自贸区内企业和金融机构从境外融资不再需要行政审批,资金可自由流动。由于境外融资利率低于境内市场利率,企业融资成本明显下降。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无需审批看似“放权”,但绝非一放了之,而是通过完善制度设计,强化了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例如,根据2015年12月16日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印发的《进一步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外汇管理改革试点实施细则》,区内企业(不含金融机构)外债资金可实行意愿结汇。而此前,外商投资企业资本金一直实行按需结汇制度,只有当实际需求发生时,才能向外汇管理局申请办理结汇。在新政下,企业可自主选择结汇时机,更容易规避汇率风险。

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跨境人民币业务部副主任施琍娅认为,在境外融资与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对境外融资规模、币种和期限都有相应的风险管理规则,市场主体按照这些规则可以计算出自己能自主从境外融资的数量和结构,从而能有效避免外债的膨胀和币种错配,防范出现外债危机。

提效率则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自贸区内有不少跨国公司,但其跨境融资能力不足,且受到种种限制。为满足其综合金融服务需求, 上海银行 、中国银行等提供了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服务,允许区内符合条件的企业集中运营管理境内外成员单位外汇资金,根据自身需要,自主调配境内外资金,满足跨国公司对外汇资金集中管理集约化、便利化的需求,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其次是提高企业经营效率。一方面,通过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等创新业务发展,使跨境企业资金能够顺畅流动,大大提高了集团的经营效率;另一方面,根据外币资金池及国际贸易结算中心外汇管理试点政策,放宽试点条件、简化审批流程及账户管理,让企业免受此前审批、检查等繁杂手续之扰,更快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情况,专注于业务本身,更好地挖掘新的增长点。

这些创新举措都较好地发挥了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

金融制度设计对标国际

企业享受到的实惠来自于金融创新。而自贸区内的金融创新绝不仅仅是某个金融产品或某项金融业务的创新,更是一种制度设计的创新乃至制度设计理念的创新。与很多改革方案不同的是,从一开始,上海自贸区的金融改革就不是零敲碎打出台政策,而是系统性、整体性的变革。

在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方面,自贸区内依托自由贸易账户为已经可兑换的经常账户交易和实业投资交易提供更便利的兑换安排,并对跨境融资实行宏观审慎的可兑换安排。这一制度在实时防范外债风险的前提下,扩大了经济主体从境外融资的规模和渠道。截至2016年8月末,自由贸易账户累计发生本外币兑换业务折合人民币9071亿元。

此外,自贸区还创建了市场利率自律组织,率先在全国实现外币存款利率的市场化。2014年,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率先指导成立了“利率市场秩序自律委员会”,由上海15家规模最大的银行为理事,发挥其存款利率稳定器的作用,率先成功实现了“存款不搬家、利率不上升”的外币存款利率市场化,并于2015年复制推广至全国。截至2016年8月底,共计48.5亿元自贸区跨境同业存单成功发行,参与发行和认购的机构包括大型银行、中小股份制银行、民营银行、外资银行、境外机构等多种类型。

不仅企业得实惠,金融机构借先行先试积累转型经验,自贸区“金改”对于区域经济发展也起到带动作用。通过区内建设面向国际的金融交易平台,可加强自贸区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联动。例如,2014年2月,人民银行同意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在自贸区设立以人民币计价结算的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2014年9月18日,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国际板”正式运行,标志着中国黄金市场开放迈入新阶段。2015年7月,推出“黄金沪港通”,实现了香港上海两地黄金市场的互联互通。2016年4月19日,上海黄金交易所又推出了以人民币计价的“上海金”,进一步扩大了上海黄金市场在全球的影响力。截至2016年6月底,“国际板”共成交黄金重量为6370吨。

当然,任何一项改革创新都伴随着风险。为此,自贸区的金融改革也在防范风险上作出一系列制度性安排。

在制度设计上,建立符合金融开放环境条件下的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具体举措包括,通过自由贸易账户搭建的“电子围网”,形成涉外风险监测预警体系,为试验区率先推进金融重点领域的改革营造了风险可控的环境;通过分账核算管理,全方位构建了在上海率先开展可兑换试点的金融安全网,有效防范了金融开放过程中跨境资金流动对境内市场的冲击风险;设立跨境资金流动内在调节机制,通过作用于微观主体的资本融资杠杆率指标、作用于跨境资金流动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等应急性调节工具因势利导;设立跨境流动性逆向调节机制,通过设立金融层面的防火墙机制,对冲实体经济层面跨境资金大进大出式的流动,实现逆周期调控,减少对境内外市场流动性的扰动。

在系统建设上,建成了以自由贸易账户为核心的强大的监测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发现得了风险、管理得住风险,并能实施宏观预警。依托自由贸易账户系统,建立“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反逃税资金监测系统”,完善跨部门协作机制,探索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反洗钱风险评估,加强“三反”监测。

在金融监管上,探索金融综合监管试点。上海金融办会同“一行三局”等部门发布了综合监管的实施方案,以市场全覆盖为目标,以信息互联共享为基础,以监管合作为保障,以金融联席会议为平台,坚持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相结合,开展综合监管试点,切实防范跨境资金异常流动风险。

“上海样本”全国开花

上海自贸区挂牌运行已有3年。改革红利明显惠及实体经济,同时,跨境资金流动并未出现异常,没有成为“热钱”流入套利管道。尤其是在去年国际、国内金融市场波动中,上海自贸区的金融安全制度设计经受住了市场大幅振荡的压力测试,体现出强劲的抗风险能力。

不仅如此,上海自贸区3年来的探索和实践,可谓区内收获、区外开花。截至目前,上海自贸区向全国复制推广了20余项金融改革创新成果。其中,人民银行和外汇局已经把在上海自贸区先行先试的16项金融制度推广至其他自贸区和全国,涉及资本项目可兑换、利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外汇管理和支付结算五大方面。银监会已将简化区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和高管准入等四项制度在国内其他3个自贸区不同程度地复制推广。保监会已将保险业简政放权、鼓励开展跨境投融资业务等政策复制推广至国内其他3个自贸区。

可以看到,这些先行先试探索,打通了金融改革开放与实体经济的通道,既惠及实体经济,助力企业实现降成本、防风险、提效率,也能够让金融机构更快更好地适应国际规则,在定价机制、风险控制等方面积累经验。其摸索出的各项金融改革操作模式为全国金融改革提供了“上海样本”,有效发挥了全国金融改革“试验田”的作用。

当然,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金融和实体经济发展与创新仍将继续。上海自贸区要抓住推进金融创新、深化经济改革的有利契机,将经验探索和积累阶段做扎实,让自贸区可推广、可复制经验的生命力更经得起考验,从而真正通过自贸区改革、释放制度红利,当好有效服务实体经济的“破冰船”。唯有如此,“上海经验”才能遍地开花,拥有长久的生命活力。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