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开过大众、福特、吉利、长城的汽车,去过鸟巢、国家大剧院,看过万科、绿地的楼盘,用着华为或苹果的手机。但你很可能不知道,在这些知名品牌背后有一家名为乔治费歇尔(GF)的瑞士公司。这家有200多年历史的跨国公司,以管路系统、汽车产品和加工方案为核心业务,生产的产品几乎涉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家工业企业何以延续两个多世纪并持续保持领先,又如何看待当下备受追捧的工业4.0?为了解答这些问题,科技日报记者日前专访了GF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伊夫·赛拉。
可靠来自高精度
GF集团是一家典型的瑞士企业,以制造业安身立命,以高精度、高品质的产品闻名于世。它在全球有130家子公司和上万名员工,是世界领先的塑料管路系统专家和欧洲最大的轻金属、合金汽车铸件供应商,年销售额超过37亿瑞士法郎(约合255亿元人民币)。大到航空航天的高端部件,小到圆珠笔,都可能出自GF机床“之手”。
赛拉是一位法国人,拥有工程硕士学位,曾出任法国驻菲律宾马尼拉大使馆贸易专员,为人坦诚,严谨之外不失幽默。在被问及GF管路产品的优势和特色时,一句“完全无泄漏”引发了记者的好奇。于是记者马上追问:“用‘完全’是不是绝对了点?”
这位CEO似乎早有所料,不紧不慢地娓娓道来:“没错,这就是我们对产品的要求。因为,我们的一些客户面对的是化学制剂或危险品,一旦出现事故就人命关天。他们对安全非常重视,任何泄露都是不允许的。还有一些客户生产芯片,对纯净度有极高的要求,需要用到非常纯净、没有任何杂质的水,整个管路容不得任何污染。因此,只有能做到‘完全’才能赢得这些客户的信赖。在飞机零部件、医疗器械的加工和制造上同样如此,只有高精度才能保证高可靠性。”
一半时间陪客户
近两个小时的采访中,赛拉口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两个词,一个是“客户”,一个是“需求”。他认为,对企业而言,客户需求既是立足之本也是创新之源。只有贴近客户,弄清客户到底想要什么,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保持前瞻和敏感,做到永续发展;而创新之所以被称为创新,也恰恰在于它解决了客户的需求痛点。
为了贴近全球最大的机床市场,了解占比最多的用户的需求,GF集团在中国设立了22家工厂和3家销售公司。自1978年GF集团进入中国市场以来,赛拉每年至少要来中国两次。每次的首要任务就是拜访客户,了解他们对GF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他说:“集团对管理层人员有规定,必须要把50%的工作时间花在客户身上,包括我本人,都是这样做的。”为了让产品更接地气,GF集团参与研发的不仅有工程师,还有身处市场前线的营销人员和产品经理,他们能从客户那里获得更多的反馈,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
“15年前,我们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是5000万美元;而通过技术创新、满足客户需求,现在的销售额已经是当年的10倍!不论是合资品牌,还是本土厂商,我们都获得了认可和青睐。”从赛拉的语气中,能看出他对这一成绩相当满意。
“4.0”别光说不练
近年来,工业4.0在中国掀起一股热潮。其中不乏跟风者。不少企业给自己贴上“工业4.0”的标签,以显示出“高大上”,并与传统企业区分开来。对此,在制造业中“摸爬滚打”了两个多世纪的GF集团或许有更睿智的见解。
赛拉说,工业4.0不是一个新概念,甚至算不上一个统一的概念。它不是一夜之间出现的,目前仍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当中。不同领域、不同产业对工业4.0都有不同的定义。他举例说:“GF集团关注管路、汽车和机床三个领域。工业4.0对管路系统来说就是智能化,为客户提供反馈,帮助客户了解设备状况,预判其是否泄漏、是否需要维修;对汽车而言是自动化;对机床而言是智能网络。因此,工业4.0是一个灵活的而非死板的概念。”
赛拉表示,对GF而言,工业4.0的意义还在于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客户提供与其需要相称的技术和产品。他说:“对于那些尚未做到自动化的客户,我们会提供简单的机器人;对于具备较高智能化水平的客户,我们可以提供软件,将他们的机床设备和机器人联系在一起;而对于发展更为完善的企业,我们可以提供网络,将他们的各种加工设备、软件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系统。”
“工业4.0不只是一个名词,它的本质是了解客户需求,让客户获得更好的产品或更便利的服务,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和概念上。”赛拉说。(记者 王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