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切换
新闻
上海自贸区先发优势不断释放 实现进口出口双增长
2017
02/21
11:57

记者从13日举行的市政府发布会获悉,在过去的一年中,本市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自贸区分线分类监管、“三互”大通关建设上均取得突破。这使得上海口岸2016年在国际贸易总体低迷的形势下,依然实现货物贸易、集装箱外贸吞吐量、出入境旅客和邮轮业务的增长。

实现进口出口双增长

据上海市口岸服务办公室统计,2016年,上海口岸进出口货物总值6.9万亿元人民币,比上一年增长1.5%,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28.3%。其中,出口4.1万亿元,同比增长0.3%;进口2.8万亿元,同比增长3.3%。2016年,上海港外贸货物吞吐量3.83亿吨,集装箱外贸吞吐量3188.8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0.6%;航空外贸货邮吞吐量303.5万吨,同比增长4.6%。2016年,上海口岸出入境旅客3845.3万人次,同比增长12.7%,其中邮轮出入境旅客287.5万人次,同比大幅增长75.6%,当年上海口岸出入境(港)国际邮轮1027艘次,同比增长49.3%。

据介绍,上海口岸2016年实现进口出口双增长,一个重要因素是口岸进出口环境进一步优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先发优势不断释放。

经过3年建设,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全面实施了2.0版。目前,上海版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共汇集了23个部门参与建设,形成“监管+服务”的9个功能板块,覆盖口岸货物和船舶通关作业全流程,以及国际贸易相关业务。上海口岸95%的货物申报、全部的船舶申报都通过单一窗口办理,平台用户近5000家,服务企业数17万家。2016年12月30日,上海单一窗口3.0版上线,实现区域应用功能,上海企业可以申报经外地口岸进出的货物,外地企业可以申报经上海口岸进出的货物。

推进三方面重点工作

上海自贸区的分线分类监管行之有效。一线“先进后报”“进境免签”“申报前检疫”,二线“批次进出、集中申报、汇总纳税”“预检核销”等一批便利措施实施后,上海自贸区一线进境货物入区通关时间比3年前平均缩短2-3天,成本平均降低10%。此外,货物状态分类监管试点进一步扩大,物流业务类型的试点范围覆盖自贸区所有海关特殊监管区,试点企业扩大到35家,贸易企业也已开展试点,赋予企业一般纳税人资格。

2017年,上海口岸将进一步对标高标准的国际贸易规则,以深化单一窗口建设为切入点,加强改革创新的系统集成,巩固和完善改革成果,充分发挥口岸功能,服务企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2017年,上海口岸将推进三方面重点工作:一是全面实施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3.0版,按照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要求,研究制定2017-2020年全面深化建设方案;二是进一步深化上海自贸区分线分类监管,探索“区港一体”自由贸易港区建设,推动特殊监管区保税作业和口岸作业高效顺畅衔接,扩大货物状态分类监管的业务类型和规模,完善跨境电子商务的监管和通关流程;三是深化“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大通关建设,探索推行上海口岸“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的信用体系建设。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