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上海出台“50条”解实体经济发展“函数题”)
“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根基。”5月31日,上海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关于创新驱动发展巩固提升实体经济能级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主要内容,这是《意见》开篇的第一句话。发布会上,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陈鸣波将上海实体经济的发展比喻为一道函数题。“输入项”是两个“四”:上海产业经济结构由国企、民企、央企、外企“四分天下”,上海未来发展受土地、人口、环保、安全“四块天花板”约束;最终会得到什么样的输出结果,取决于能否通过扎扎实实的努力,为实体经济发展找到新动能和新突破。
《意见》提出六个部分共50项具体举措,为上海实体经济发展制定了具体目标:到2020年,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GDP)比重达到20%以上,成为全国创新引领实体经济发展的新高地。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权衡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认为,跟以往政策相比,此次《意见》有两大特点:一是主要突出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的关系,“特别强调要在制造业里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二是将上海科创中心的建设与实体经济的升级转型结合起来,“建设科创中心要站在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方向上,不再是简单地为科创而科创”。
“整个《意见》表明,为落实‘中国制造2025’、聚焦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上海制造业要起到引领作用,同时体现创新的前瞻性和引领性。”权衡对时代周报记者总结道。这与之前上海市市委书记韩正在上海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所作的题为《勇当排头兵 敢为先行者》的报告精神一脉相承。报告中,韩正提出,未来五年,上海要落实“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产业创新工程,推进工业强基,发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改造提升传统优势制造业,弘扬工匠精神,基本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新型产业体系”。
在前几年上海制造业下行的压力下,“上海制造业怎么了”“上海要不要制造业”曾一度成为城市发展的热议话题。陈鸣波在发布会上表示,此次出台的《意见》明确回答了这一问题,“上海对产业发展的问题看得更清楚了”。
上海要不要制造业?
继去年先后出台《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促进工业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实施意见》《上海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两份文件后,这是上海再一次出台提振实体经济政策的具体措施。
与重点发展金融业等现代服务业相比,上海到底要不要制造业?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资深专家组研究员杨建文看来,这不能称之为一个问题,“从中央政府对上海的要求来看,从上海发展和全国发展之间的互动角度来说,国家对上海的制造业发展一直非常重视”。2014年5月23-24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亚信上海峰会后在上海考察,考察了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商飞设计研发中心、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及上海汽车集团技术中心,重点了解了试验区总体建设推进、大飞机制造、新能源汽车研发等情况。在充分结合上海在全国的经济地位、发展形势和改革任务进行的科学考察之后明确要求,上海要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上海制造业发展又的确经历过波动。
上海市在2016年发布的上半年国民经济数据显示,在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前提下,两个经济指标引人注目:一为上海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9175.70亿元,增长11.6%。第三产业增加值占上海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70.8%,同比提高3.7个百分点;二为上半年上海全市第二产业增加值3743.94亿元,下降3.3%。这“一升一降”,既意味着上海服务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意味着上海要实现“十三五”规划中的“2020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力争保持在25%左右”的目标,难度加大。同年11月2日安永发布的《上海制造业外资发展研究报告》分析认为,企业转型升级意识不强、自主创新能力相对滞后、各种要素成本居高不下是上海制造业增加值比重下滑的三大主因。
随后,上海频繁出台多项政策支持先进制造业的发展,“高端化”成为上海“制造业回归”的主要思路和发展方向。2016年12月19-20日,中共上海市第十届委员会第十四次全体会议进一步明确指出,2017年上海要不断巩固实体经济基础、提升实体经济水平。
杨建文分析认为,此次《意见》更加重视先进制造业,同时方向更为明确,配套措施非常细化,强调要到位、做出成效。根据《意见》,上海意图着力振兴的实体经济,不仅指先进制造业,也包括以研发设计、文化创意、信息技术、总集成总承包、供应链管理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甚至涵盖现代农业;不仅有传统产业,也包括“四新经济”。
体制机制创新成核心问题
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比重,是上海制造业转型的必经之路。
《意见》明确提出,未来五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0%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5%左右。目前,上海这两项指标分别为15.2%和26.7%。权衡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两项指标的提出,一方面强调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方向,目标性导向明确;另一方面,指标背后的关键,是要看技术进步、科创中心建设和推动实体经济转型乃至新型产业增长点的空间有多大。
要切实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和制造业产值,权衡指出有两个方面需要注意:一是处理好政府的孵化和市场的企业主体之间的关系。“目前有很多科创中心的承载区和平台,政府的政策力度很大,但政策如何孵化、如何激活科技创新尤其是企业的创新动力,有待进一步挖掘”。二是创新本身的激励问题。创新的动力来自激励,“除了知识产权、法律相关的体制机制的完善之外,还要制定相应的创新收益的分配”。
权衡强调,目标性比值只是一个引导,比重高低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要能够体现产业发展方向及竞争能力,体现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的结合相容,体现科技研发、科技创新以及科技成果的转化,“核心问题还是体制机制的创新。制度创新引领科技创新,进而支撑实体经济的发展,真正的难度在这。”权衡分道。
杨建文则提醒说,要实现上海制造业的发展目标,不仅要求企业提高效率、推出新技术和新产品,同时也对政府层面提出了新要求:抓住机会寻求突破,针对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认知程度上做出“一个极大的提高”:让上海担当一个关键性、领先性和不可替代性的角色。
顺应产业融合发展大势
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关系一直是外界争论、聚焦的话题。
近年来,服务业作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服务业增加值384221亿元,比上年实际增长7.8%,在三大产业中继续领跑,增速比第二产业高出1.7个百分点。服务业占GDP比重已上升为51.6%,比2015年继续提高1.4个百分点,比第二产业高出11.8个百分点。近几年,上海服务业的发展也一直快于制造业,2016年,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4182.26亿元,比上年增长5.0%。其中,制造业增加值为1807.75亿元,增长2.7%;服务业增加值为2374.51亿元,增长6.9%。
《意见》指出,要聚焦提质增效、拓展经济统筹发展新思路,首先就要加强产业统筹,提升产业的集聚和辐射能力。在明确实体经济内涵和范围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提高质量效益、优化经济结构。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阮青表示,未来,上海将通过服务业的发展支持实体经济,具体途径有三条:一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为先进制造业服务;二是大力发展“四新”经济,特别是“物联网+服务”为代表的新兴服务业,提升整条产业链、相关传统制造业发展;三要强化金融要素的支持,促进产融结合,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
权衡认为,外界要转变认识误区,改变“产业转型升级就是指一产转到二产,二产转到三产;三产发展的过程就是二产逐步消失的过程”的看法。服务业发展到一定比重,并不等于说完全服务化了,不要制造业了。在现代服务经济体系中,“上海要统筹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发展,顺应产业融合的发展趋势,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发展。”
“服务业和制造业的统筹是永恒的话题。以前主要强调生产性服务业,现在已经意识到社会性服务业的重要性了,调整过程中,国内的需求结构跟供给结构要匹配。”杨建文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时,上海的服务业和制造业要增强协同性、互动性、有效性、先进性,在互动中推动整体前进,促进个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