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占比已达70%以上,如何巩固提升实体经济能级,防止脱实向虚?在土地稀缺、成本上涨等的约束下,如何推动制造业发展?上海日前发布《关于创新驱动发展 巩固提升实体经济能级的若干意见》,50条具体举措让人感受到“上海制造”重振雄风的智慧和信心。上海正以“亮剑精神”,理直气壮地发展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业。
底蕴深厚,高端制造生机勃发
从天空到海洋,从宏观世界到微观领域,上海制造业再跨出一步,走向高端走向前沿,展示出“上海制造”的雄厚实力和勃勃生机
近期,上海捷报频传。
大飞机C919在浦东机场成功首飞。在其身后,一个千亿级的航空产业集群加速成型。
由京沪牵头组织实施,国产芯片14纳米工艺攻克难关,预计2018年进入量产。为“中国芯”服务,去年下半年中芯国际和华力微电子的两大集成电路项目在沪开工,总投资过千亿元。
码头上空无一人,巨大的桥吊自行挥舞巨臂,从船上精准抓箱,无人驾驶的电动卡车来回运送……这是厦门港、青岛港和洋山四期的经典场景,这3处是国内最先进的全自动化码头,它们的码头装备和设备管理系统都由振华重工自主研制。全自动化码头是中国自动化码头建设的一次“重大跨越”,也是振华重工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的代表作。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上海制造业完成投资112.5亿元,增幅为2013年以来最高。工业企业利润率达到8.8%,继续领跑东部地区。
数十年前,上海生产的电视机、自行车乃至奶糖都曾经风靡全国,“上海牌”是品质和信誉的保证。如今,上海提出制造业再跨出一步,走向高端走向前沿,50条措施,明确提出要以高端发展为导向,聚焦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装备、生物医药与高端医疗器械、新材料等千亿元以上产业集群。未来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0%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5%左右,统筹推进60多个1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成为全国创新引领实体经济发展的新高地。
重振制造,留足战略发展空间
利用好郊区战略空间,上海大力推动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业发展,巩固提升生产性服务业,避免脱实向虚
在多年的发展中,上海一直面临土地、环境等方面的紧约束。历经持续转型升级,上海用了15年左右时间调整产业结构,将以二产为主导的经济结构转向了以三产为主导,服务业占比达70%以上。
如今,虚拟经济的兴起,特别是互联网技术和金融的发展,为新兴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和技术支撑。在如此利好的前提下,上海为何掉头转向二产制造业呢?
上海市发改委副主任阮青表示,2016年,上海生产性服务业约占全市服务业的59%、全市生产总值的40%,如果实体经济不能巩固提升,研发设计、信息技术、总集成总承包、检验检测认证、供应链管理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就会受到影响,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就难以稳固。
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王战认为,脱实向虚最典型的后果,就是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头脑必须非常清醒,一定要把发展实体经济放在首位。他说,国外特大型城市往往没有郊区,一旦金融、贸易、专业服务等发展起来,因为空间受限,其他产业必须退出。但上海拥有两大战略空间——中心城区可以支撑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广阔的郊区至少在未来20年可以支撑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业发展。认清了这样的国情、市情,上海完全应该理直气壮地发展实体经济。
针对土地资源匮乏这一紧约束,上海明确,2020年上海全市工业用地规模保持在550平方公里左右,为制造业长远发展留足空间。每年工业用地减量化腾挪出的土地指标,按照不低于1/3的比例用于重点工业项目。“这些土地是金贵的,容不得半点浪费。”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陈鸣波说。
多措并举,推进动能结构转换
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海加减法并用,持续调出低端落后产能,引进高端先进产能,经济的动能结构逐步转换
陈鸣波说,目前,上海工业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资源要素瓶颈约束问题依然存在,只有深入挖掘存量,加大低效产能的调整力度,才能腾出更多的土地和资源空间发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因此,调整产业结构将始终服务于提升实体经济。
今年,上海产业结构调整将启动实施市级调整项目1300项,区级调整项目1600项,市级重点调整区域16个,重点专项2个,预计腾出土地5.5万亩,年减少能源消费量80万吨标煤。
另一方面,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导入速度。根据50条措施,“十三五”期间上海市将加快建设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大飞机等引领性强、成长性好、带动性大的产业项目。
以机器人为例,作为智能制造的载体,目前上海集聚了包括ABB、库卡、新松和新时达在内的国内外机器人领军企业,机器人产量占到全国的20%以上。
同时,上海还将加快建设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打造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机器人等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在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创建5至10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人才方面,上海提出,在落实“人才30条”基础上,着力破解人才住房问题,鼓励企事业单位、产业园区自建人才公寓等配套服务设施,占比可达15%。
一系列发展实体经济的组合拳,显示了上海重振实体经济的智慧和决心。“实体经济始终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也是上海城市功能的重要支撑。”上海市市长应勇强调,上海不是不要制造业,而是要高端制造业、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经济日报记者 吴 凯 李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