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切换
新闻
后工业化时代,上海工业强基工程打算怎么干?
2017
08/02
16:31

上海的工业强基主要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新材料、智能制造装备、高性能医疗器械与生物医药、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航空航天、电力装备等八大领域,共325项发展重点。

100.jpg

后工业化时代,上海必须深入研究分析产业如何发展,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零部件(元器件)。经过近一年的调研论证,上海市经信委日前正式出台了《上海市工业强基工程实施方案(2017-2020)》(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这也成为上海巩固提升实体经济能级的又一重大举措。

根据实施方案,上海将布局一批工业强基工程项目,夯实上海工业基础能力,构建未来上海新兴工业体系,为后续上海产业技术创新重大工程体系的推进打下坚实基础。

工业强基即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国家将实施工业强基工程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支撑,并纳入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和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

当前工业基础能力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工业由大变强的关键,也是制约我国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全球竞争力的瓶颈所在。为全面摸清上海工业基础状况,研判制约因素,明晰发展路径和推进举措,上海市经信委联动中国工程院、上海市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等多主体单位,组织开展了《上海工业强基策略选择与方案设计研究》重大课题研究,针对智能制造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等上海有基础能力发展的8个重点领域,设立了8+1(8个子课题、1个总报告)课题组结构,基于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自2016年下半年,上海市经信委牵头起草了工业强基工程《实施方案》。

本次发布的《实施方案》根本上就是要加强顶层设计,破解瓶颈问题。基于上海产业现有基础优势,集中突破一批国家亟需、产业链不可或缺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简称“四基”)。根据同时发布的《上海市工业“四基”发展目录(2017-2020)》,上海的工业强基主要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新材料、智能制造装备、高性能医疗器械与生物医药、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航空航天、电力装备等八大领域,共325项发展重点。

根据方案,到2020年,本市工业基础能力显著增强,部分具有标志性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和先进基础工艺实现工程化、产业化突破,显著提高产品质量水平,成功培育一批标杆企业,初步建立与工业发展相协调、技术起点高的工业基础体系,基本满足国家战略和本市高端制造发展的需要。具体目标是:

——突破关键环节。争取到2020年,推动40种标志性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20种标志性先进制造工艺、30种标志性关键基础材料实现工程化、产业化突破。建立5-10个国家级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和试验验证、计量测试、检测平台,培育和打造10-20个市级研发、试验、检测公共平台,关键核心技术和基础工艺的自我保障和供给能力明显提升。

——培育单项冠军。瞄准智能网联汽车、大型民用飞机、高端医疗器械、燃气轮机、半导体装备、关键基础材料等重点领域,培育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竞争力的“四基”企业,打造20家细分领域的单项冠军。

——提高质量水平。推动上海传统和优势制造业领域配套企业工艺提升和品牌建设,不断使“四基”产品的可靠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得到显著改善,产品使用寿命明显提高。

从任务看,主要从五方面进行推进:

推进重点领域突破发展。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新材料、智能制造装备等重点领域,实施“补短板”行动。相关部门梳理出需要重点突破的标志性关键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及关键基础材料80多项,比如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视觉系统、毫米波与激光雷达、V2X智能通信系统等。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攻关、成果转化和示范应用项目,加快实现批量化生产和应用。

推动整机企业与“四基”企业协同发展。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发挥大型企业整机产品的引领作用,鼓励中小企业提升配套能力。实施强链补链“一条龙”行动,从关键部件、高端整机装备两方面,提出PET探测器、船用柴油机、先进微电子装备等11个重点产品,开展“四基”协同创新;支持整机与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同步研制,产业技术基础同步支撑、配套工艺同步升级。

加快完善产业技术基础体系。依托优势制造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用户和第三方机构,实施产业技术基础“立柱架梁”行动。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建设,强化“四基”共性技术供给、关键技术研发与转化。提升试验验证、检验检测认证、知识产权、标准等技术基础支撑能力,完善“四基”公共服务体系。

加快“四基”领域产品质量提升。坚持走质量为先、以质取胜的“精工制造”发展道路,重点提升“四基”产品稳定性、可靠性和一致性。支持企业突破关键共性质量技术,持续提升产品质量水平。完善“四基”领域标准体系,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产品标准对接。加大对品牌、商标保护力度,培育一批特色显著、竞争力强的国内外知名品牌。

推动“四基”军民融合发展。统筹推动军地相互支持的重点项目、重大事项、重要政策,增强军民两用工业“四基”技术和产品竞争力。推动先进军用技术成果向民用领域转移转化,促进民用先进适用技术与产品参与国防建设。梳理武器装备和民用装备对工业基础共性需求,实施军民融合技术攻关,强化军民资源相互开放共享。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