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切换
新闻
近代上海成经济中心靠的不是外国人
2017
11/07
15:34

原标题:近代上海成经济中心靠的不是外国人

■戴鞍钢

1843年是上海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自此以后,上海开始面向国外、面向世界。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这种转向对上海、对长三角、对中国发展的影响非常深远。今天说“中心与辐射”,这里的中心就是指上海开埠以后很快成为江南地区的经济中心城市,进而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城市。但上海的发展与崛起,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有着非常丰富的历史内容。

既有很多先天优势

也应追加一笔后天的努力

1843年11月17日,上海正式开埠。为什么帝国主义列强如此急不可耐地登陆上海?事实上,鸦片战争之前上海并不是最引人注目的中国城市。在一些人看来,上海甚至是比较边缘的地区。当时,上海隶属江苏省松江府,只是一个县城。但客观上,这个县城的位置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是中国南北口岸中间点、南北海船的交汇点以及南北海运的转运点。西方列强还看到,上海的背后有广袤的长江、富饶的长江三角洲。

把上海与周边城市比较一下,可能就会看出上海为什么“脱颖而出”。同样被迫开埠的宁波历史悠久,明朝时期曾是对日通商的主要口岸。但在五口通商之后,宁波相较于上海的发展是滞后的。一大关键因素就是它的经济腹地远不及上海。宁波后面有四明山,上海背后则是太湖平原,太湖平原后面就是长江流域腹地。这也反映了列强要求开埠时狡黠的视角和心态。

鸦片战争之前,上海和苏州也是不能相提并论的。苏州是江南地区的中心城市,但1853年以后这个经济中心城市的位移基本就完成了。为什么这么快?个中原因有两点:一是地理位置因素,二是战争原因。近代战争对苏州和上海的影响是完全不同的。苏州遭到战火的损毁,而上海相对较少地受到战争影响。

除了宁波、苏州之外,帝国主义侵略时期镇江、温州、杭州也曾开埠。镇江是运河和长江的交汇点,当时有外国人的智囊认为镇江比上海似乎更重要。但事实上,开埠后的镇江没有取代上海,也未构成对上海的威胁,而是帮助上海把航运的触角向长江上推。温州也是一个重要的港口,但它和宁波相似,放在长三角乃至全国来看,腹地的弱点就暴露出来了。杭州则和苏州类似,它的变化和发展反倒稳固了上海的经济中心地位。

上海本地有没有新的通商口岸地区出现?帝国主义列强曾经有过吴淞开埠的动议。清政府后来认为与其让外国人打吴淞的主意,不如自开商埠。但随着清政府的垮台,这一计划不了了之。至于今天的五角场一带,则是南京国民政府1927年上台后实施“大上海计划”的区域,后来因为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也没了后文。

上海的发展与崛起有很多先天的优势,但还应该追加一笔后天的努力。特别是从航运的角度来看,如果没有疏浚,如果没有港口重心不断的外移,上海很难确保自己的经济中心城市地位,也很难持久对长三角和全国的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交通优势和经济成就

不应过多归因于外国人经营

上海东临太平洋,背后有长江,加上地处太湖流域的水网地带,因而同时具有江河海综合航运的优势,可以说是真正的四通八达。但是,我们也不能一味强调上海的地理优势。后人不断的努力、主观的创设以及因势利导、扬长避短,才让上海的发展具备持久性。

上海所在的江南水系,加上京杭大运河,向北到北京,向南往宁波,再通过支流到江西等地,伸展开来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阔。上海的港口功能也是后天规划的结果。刘河港和乍浦港在上海的南北两翼,但后来都衰落了。而上海不断改进主客观条件,一步步消除了水文状况中的不利因素。

上海港口最大的优势是江河海集散疏运功能。鸦片战争之后,从欧美国家运来的货物,大多到上海卸货,然后转运至中国的南北沿海,并深入到长江内河。这是上海最重要的一个港口功能。上海还是东南海域的转运港。我们知道,平底的船适合走北方,但平底的船在南方则不行,容易触礁。但不管哪种类型的传统船只,在鸦片战争之后都受到了轮船冲击。轮船登陆上海以后,很快“接掌”了中国沿海沿江的航运。但是,外国轮船不可能走到内地。内河的水浅,需要靠一种内河小轮船。对环境变化和实际需求的敏锐反应,是上海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上海和长三角对全国经济发挥重要影响的切入点。

随着时间的推移,上海陆路交通和水陆联运的优势日益显现。上海是中国最早建造铁路的地方。第一条铁路,淞沪铁路造于1876年,是外国人擅自动工建设的,次年即被拆除。后来的沪宁铁路于1908年通车,沪杭甬铁路于1909年开造。津浦铁路与沪杭铁路的衔接,使上海的影响进一步深入到北方,并对沿线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带动作用。浙赣铁路还使上海的陆路交通向南向西、向广阔的中国内地延伸。

现代公路的建设比起铁路要晚,第一要有汽车,第二要有汽油,第三要有加油站,第四才要有公路。上海到1901年才有汽车,之后才慢慢有了现代公路。先是城区,然后慢慢地向郊区、向江苏浙江延伸。沪闵路就是近代出现的,大约是在1922年左右。现代公路的兴建,使上海的经济整合功能愈加强化。

水路、铁路和公路的衔接也很关键。上海人非常智慧,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充分挖掘交通条件潜能。众所周知,江南地区是一个水网地带,不可能有太多铁路公路。于是,上海人利用水路衔接来解决这个问题。

归根结底,上海与长三角、与全国的紧密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人流、物流和资金流。其中,最关键的是人流。1901年以后,上海人口基本上是以10年100万人的速度递增。这样的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和规模,在全世界都是比较罕见的。上海的发展,离不开移民,离不开众多的新上海人。新上海人并不是近年来才有的概念,历史上就有源源不断的新上海人来上海滩拼搏,为上海的城市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离开了人流,资金流和物流基本上就会大受阻碍。在这一点上,上海是做足了文章的,中国人是足够努力的。由此,我们不要把上海的优势和成就,过多归因于外国人在上海的经营。

旧中国政府的不作为

影响上海功能的充分发挥

1936年,上海工业总产值占到全国工业总产值的半壁江山。事实上,上海的工业中心地位自开埠后就没怎么变化过,原因主要有二:从外国投资者的角度来讲,上海是最理想的地方; 从中国的工商界人士来讲,这里是最安全的地方。除了上海,当时到其他地方投资都难免风雨飘摇,面临军阀混战等各种风险。

讲工业,就离不开空间特征。当时,长三角和全国工业的空间特征概括来讲,第一是以上海为中心,第二是以铁路沿线或长江沿岸的通商口岸城市为支点。从苏州到南京一线,有几个工业比较活跃的地区,一个是无锡,一个是常州,一个就是镇江。长三角乃至全国的这种空间特征,再次印证了上海的中心城市地位。

过去讲上海,农业和手工业讲得不多,但一个城市的运转和发展是离不开农业支撑的。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鸦片战争之前,国内市场需求是有限的,所以那时是“小农的中国”,自耕自纺自足,解决粮食和穿衣的基本需求就差不多了,农民和市场的联系不怎么紧密。随着经济外向时代的来临,不少农民因为出口市场的拓展,放弃了或者部分放弃了传统粮食作物生产,而转向经济作物生产。这是口岸经济带动的结果。此外,因为上海是中外混居的地方,也慢慢出现了西餐供应。由此,郊区开始有了奶牛养殖业,有了供给鲜花的花卉业。

上海和长三角乃至全国的经济关系中,手工业的变化也相当引人注目。洋纱进入中国之后,土纱理论上是没有招架之力的。但是,中国农民可以通过日夜纺纱织布来减少同洋纱的竞争劣势。同时,消费者在部分使用洋纱的基础上,也没有完全放弃土纱。尽管外资不断打压,但中国人也不断发起使用国货的抵抗。这些都多多少少帮助了中国民间资本的发展。

在商业和金融业领域,外滩是一个标志性地点。上海的地理优势、交通优势、生产能力在全国独领风骚,外滩就自然而然地成了各地商帮云集之处。

事实上,伴随开埠,新式商人群体在上海涌现。中国的传统商人中,以布商、米商、盐商、木商最为厉害。这四个行业的产品也是人们日常生活所必需的。鸦片战争之后,这些商人依然存在,但往昔的风光逐渐被从事进出口商品贸易的商人压住。后者盈利更多、市场销路更广。

华侨的投资,对上海发展的贡献更值得尊敬。南京路之所以成为南京路,和四大公司是分不开的。上世纪20年代后,南京路上有四大公司,分别是永安公司、先施公司、新兴公司、大兴公司。这四大公司的建筑现在还在南京路上。为什么要来上海投资?除了爱国热情之外,在商言商,也还是希望能赚钱的。这四大公司的经营模式,对上海对长三角乃至对全国都起到了一个引领的作用。百货店、万国百货等概念,就是经由四大公司向国人传播的。

中国过去没有银行,南方有钱庄,北方有票号,银行是外国人带来的。但是,钱庄也并未被外来的银行冲击消亡。因为对于当时的普通老百姓来说,钱庄是随时可以打交道的、门槛较低,而银行显得高不可攀。事实上,银行和钱庄并不是互相排斥的――外国银行资金雄厚,但人脉有限;钱庄资金不够,但人脉深厚,二者是可以展开合作的。

最后,从政治的角度来看上海和长三角乃至全国的经济关系,有一点应该明确:旧中国历届政府的不作为,决定了上海和长三角、全国的经济关系没有得到充分的、合理的、应有的发挥。比较合理的上海和长三角乃至全国的经济关系建构要到1949年以后。这也就是我们今天一直强调的,上海在改革发展的同时,要主动服务于长三角、主动服务于全国。

(作者为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本文根据东方讲坛・文化上海系列之“风从海上来――近代上海经济的崛起之路”演讲速记稿整理。整理人:谢义俊)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