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切换
新闻
2017年度上海产业园区发展十件大事
2018
02/22
15:24

1.产业园区地均产出突破70亿元/平方公里

2017年,本市产业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30473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4%,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9031.39亿元,占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的86%。产业园区地均产出(工业总产值/已供应工业用地)突破70亿元/平方公里,其中国家级开发区地均产出达到115亿元/平方公里,市级开发区地均产出达到71亿元/平方公里。2017年,重型燃机、海尔智谷、蔚来汽车、齐耀重工、上汽通用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落沪,先进制造业集群集聚发展;MEMS传感器等制造业创新中心、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等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抓紧建设,推进产业与科技深度融合;各类公共服务平台和众创空间加快发展,园区产业配套能级稳步提升。

2.市区联动共建特色产业园区

2017年市区两级以产业战略规划为引领,进一步明确各区的产业功能定位和规划布局,集聚产业招商和服务资源联动共建特色产业园区。静安区,围绕市北高新园区推动“云数联动”和大数据产业集聚;嘉定区,围绕安亭汽车产业基地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推动重大项目和制造业创新中心落地;金山区,围绕金山工业园区及以和辉光电为首的龙头企业,加强产业链上下游资源配置,部署新型显示器产业链;松江区,围绕G60科创走廊重点园区,联合推动海尔智谷等重点项目和功能性平台落地;青浦区,深化产业规划定位和园区建设机制,启动市西软件园和华为研发中心建设;奉贤区,市区共同深化美丽健康产业发展政策,开展联动招商和企业服务。

3.区域经济统筹举措促进园区提质增效

为着力提升招商引资质量和整体效益,促进招商引资从重数量、拼资源、比政策转向重质量、强服务、优环境,本市加强了对招商引资工作的引导和统筹。浦东、闵行、嘉定等区着力搭建区域经济统筹平台,重点抓住土地供应和产业准入两个关键环节,做到产业项目招商全区“一把尺”,把好入口关;注重招商工作与安商稳商工作衔接,为企业提供精细化服务。在区域经济统筹平台基础上,浦东新区大力推进镇级园区转型升级工作;闵行区重点推进莘庄工业区对区内产业园区进行统筹开发和运营管理,确保产业用地继续用于发展实体经济;嘉定区加强“三库一平台”建设(招商资源库、招商项目库、重点企业数据库和区域统筹管理平台),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企业精准服务。

4.园区“退二优二”实践探索助推产业新旧动能转换

面对上海土地资源短缺的实际情况,2017年本市加大了存量土地的统筹盘活力度,积极探索“退二优二”途径,为先进制造业发展提供资源要素保障,以增量优质项目带动产业新旧动能转换。一方面,通过土地收储、园区回购、资产转让、租地招商等方式引入新项目,加快104区块存量用地二次开发就地盘活,例如松江区库卡机器人、百事食品公司新产线项目;宝山区华域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区、发那科机器人三期项目;金山区临港(金山)枫泾产业基地、巴洛美巧克力项目等。另一方面,通过198区域减量复垦腾挪出土地指标,挂钩用于支持104区块新增项目落地。松江区、闵行区挂钩用于新增产业项目的土地指标占其198区域减量腾挪土地指标总量的1/2。在工业用地规模减量的情况下,2017年上海工业投资同比增长5%,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

5.品牌园区引领区区合作取得新进展

2017年,品牌园区区区合作热点纷呈。临港集团与松江区、浦东新区、金山区、奉贤区分别签订合作协议,围绕着力推进临港科创中心主体承载区建设与产业园区转型升级,加强“区区合作、品牌联动”。地产集团与闵行区联手推动闵开发及其西区智能制造高地建设,并与长宁区联手启动虹桥开发区城市更新工作,与宝山区合作共同推进新顾城智慧产业社区建设。浦东新区按照“产业功能相近、区域位置相邻、开发实力相符”的原则推动张江、金桥、外高桥、首创等品牌园区主体与镇级产业园区的对接合作。启迪控股、天安数码、联动U谷等一批拥有自主品牌和成功案例的园区开发和运营公司,积极参与区区合作,共建合作园区和产业联盟。

6.产融合作加速打造园区平台经济

上海浦东、嘉定入选“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区)”,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和能力为目标,促进产业提质增效。上海产业转型升级投资基金成立,将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传感器及物联网、新材料等领域作为子基金投资方向,与市场化基金的差异化运营,大力支持上海重点产业。各区陆续召开产融要素对接大会,积极推进区域和园区投融资平台建设,通过“基金基地产业”的模式促进产业、金融、城市联动发展。临港、金桥、张江等品牌园区加快产融结合,研究设立园区开发基金、产业发展基金、小贷公司,积极探索公开市场募资、海外债发行工作,加强投贷联动和投招联动,带动了一大批企业入驻园区。面向园区和企业的融资租赁、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信用保险单质押贷款等金融创新得到积极发展。

7.上海产业园区加强国际合作和全球布局

2017年上海产业园区加强了国际合作和全球布局,“走出去”步伐加快。上海临港集团已在美国旧金山建园,并在芬兰赫尔辛基、瑞典斯德哥尔摩设立海外创新分中心,形成五大服务平台(商业、拓展、营销、服务、人才平台),大力开拓北美及北欧市场,积极建设临港全球化园区,推动产业快速发展。紫竹高新区与美国圣地亚哥郡在科技创新、教育、居住环境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并成功举办了两地产业合作论坛;紫竹孵化器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关于发展科学技术合作的连接备忘录》的首个实践点,提升了合作项目的产业化速度。市北高新园区在美国硅谷成立美国创新中心,旨在打通中美研究、产业、人才、资本的对接通道,进一步助力上海的大数据产业发展和全球科创中心建设。

8.“卓越提升共创未来”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发展高峰论坛成功举办

2017年11月7日,由工信部信息中心、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共同主办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发展高峰论坛在第19届工博会期间举办。本届论坛围绕“卓越提升共创未来”主题展开,赛迪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石化联合会、张江高科技园区等单位分别围绕建设国家级产业集群的政策体系、创新网络、国内外优秀案例和实践经验、行业协会服务作用、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等主题,分享了精彩演讲,与会嘉宾就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发展实践及未来目标进行了交流。

9.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首次在工博会集中展示

在国家工信部支持下,上海培育和发展了17家国家级和8家市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以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目标,围绕《中国制造2025上海行动纲要》,大力推进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25家示范基地以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集聚发展装备制造业(9家)、原材料工业(6家)、软件和信息服务业(4家)、电子信息业(3家)、消费品工业(2家)、军民结合产业(1家),其工业总产值、累计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授权数分别占全市产业园区的70%和60%以上,汇聚主导产业研发机构近360家、公共服务平台近360家。在2017年第19届工博会上首次设立专区,集中展示上海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实践创新成果,促进园区招商引资工作。

10.“四新”经济创新基地试点启动第一批评价工作

按照“突出创新、探索模式、注重实效、示范带动”的工作思路,市经信委联合市张江高新区管委会围绕“四新”经济从雏形到成型的培育,积极推进“四新”载体建设。重点聚焦大数据、云计算、机器人、3D打印、互联网教育、网络视听等细分产业领域,着力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经过近两年的发展,全市共有“四新”经济创新基地试点99家。2017年10月,第一批50家“四新”基地评价工作启动,旨在加强对“四新”基地产业领域的分类指导和跟踪评估,提高“四新”基地业态创新质量和效率,加强政策聚焦和服务创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模式,积极发挥“四新”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