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切换
新闻
以“上海工匠”打响“上海制造”
2018
05/03
11:21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上海老师傅”曾是一个具有非常高美誉度的称呼,他们是“上海品质”的代名词。如今,上海要重振制造业,提出打响“上海制造”品牌,这其实也是一个重塑“上海师傅”品牌的过程。

日前,上海市委、市政府发布新时期上海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33条”,为上海加快建设一支宏大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明确了路线图。“上海师傅”的打造成为其中的重要组成。市总工会副主席姜海涛说,在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历程中,“上海老师傅”一直是一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他们用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和灵巧的双手创造了无数奇迹,为振兴民族工业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弘扬上海老师傅精神

据介绍,当前市总工会在全市范围广泛倡导开展上海工匠培养选树活动,就是要进一步弘扬上海老师傅身上精益求精、严谨细致、追求完美、创造极致、攻坚克难、创新超越的工匠精神,让上海工匠、“上海老师傅”继续在全社会备受尊敬,工匠精神继续引领风尚,使上海工匠、上海老师傅的美誉度、知名度、影响力进一步扩展提高,让“金字招牌”继续熠熠生辉。

上海工会培养选树上海工匠活动开展两年来,一批产业工人领域的大国工匠、上海工匠进入公众视野,成为全社会备受推崇青睐的榜样人物,在2016、2017年两批共182名上海工匠中,既有新一代知识型工人专家李斌,也有汽车行业创新标杆、“汽车心脏”的守护神徐小平; 既有从业30余年从未出现次品的国产大飞机首席钳工胡双钱,也有掌握100多种焊材焊接技术的“焊神”张翼飞;既有中国制造“太空之吻”缔造者、中国航天特级技师王曙群,也有第十三届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中国核工业领域首席技师罗开峰;既有上海职务发明第一人,获授权专利430余项的工人发明家孔利明,也有上海申办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形象大使、多次获得国家、上海科技进步奖的技能专家王军等等一大批来自上海各行各业特别是产业工人大军的能工巧匠。

据介绍,这些上海工匠呈现五大特点:一是行业覆盖面广,涵盖电力、钢铁、船舶、航天、汽车、通信、建筑等多个产业领域。二是一线产业工人占比高,约占总人数的70%以上。三是工作经验丰富,平均年龄49岁,平均工作年限29年。四是技术水平高,约72%的人拥有高级技师等级和高级职称。五是岗位创新能力强,约占68%的人拥有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

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

新时期上海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33条”正式出台后,市总工会将继续加大选树工匠人才力度。低门槛、高标准、严要求在全社会打造工匠偶像。设立动态调整机制,工匠人才不搞终身制,对不符合要求的及时撤销荣誉。推动各级工会广泛开展工匠培养选树工作,授予荣誉给予待遇,在全社会形成工匠人才辈出、竞相涌现的良好局面。

同时,继续助推工匠职业发展。鼓励各单位和各级工会注重对工匠人才的再培养、再锻炼和再提升,结合企业、行业、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为其量身制订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帮助工匠获得更好、更长足、更全面的发展。

此外,继续发挥“1+1群”示范效应。推动工匠所在单位建立以其名字命名的工作室,引导工匠积极参与“高师带徒”、新型学徒制等活动,并通过技能分享会、技艺研习班等多种形式,使工匠技能得以传授,工匠经验得以传递,工匠精神得以传承,在产业工人中广泛宣传以匠心铸就辉煌,以技能点亮人生,以创新成就梦想的价值理念。

与上海老师傅相比,市总工会更注重新时代上海工匠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提升与培养,将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在全市职工中开展“职工优秀创新成果奖”的评选工作,着力支持职工创新项目开发、创新成果实现和创新价值认可,进一步完善产业工人创新创造平台和激励机制,加大对产业工人创新创效扶持力度,持续推动全市群众性科技创新活动深入开展,继续为上海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做出积极贡献。(刘锟)

原标题:低门槛高标准严要求在全社会打造工匠偶像、更注重提升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以“上海工匠”打响“上海制造”

[责任编辑: 文星月 ]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