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明确会加大对中国的投资,也一直在这么做。除了今天新落成的上海创新中心,我们还投资了新的生产线,也会投资培养更多的人才。”10月26日,全球500强企业贺利氏电子业务领域总裁施蒂茨(Frank Stietz)在其上海创新中心的落成仪式上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作为贺利氏最重要的市场之一,施蒂茨表示,中国的市场很大,贡献了贺利氏电子业务全球营收的40%,增长也相当迅速,政府方面对于技术企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视。此前,贺利氏的研发主要在欧洲进行,中国是生产制造。而上海这一创新中心的落成,意味着未来更多的研发会放在中国,目的是专为中国客户提供芯片组装以及元器件焊接和测试等服务,从而针对中国市场帮助客户共同研发出符合当地需求的产品。
右二为贺利氏电子业务领域总裁施蒂茨,左二为贺利氏招远(常熟)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毛松林
像贺利氏这样加大对华投资的外资企业并非少数。
在刚过去的周末(27日),上海市政府举办外资大项目签约仪式,现场共签约12个项目,总投资共计234亿元人民币,包括:万数(上海)投资有限公司将增资5.55亿元人民币并在上海设立中国区总部,上汽集团与美国通用汽车集团合资成立融资租赁企业,投资10亿元人民币,德国赛夫华兰德也将投资2.08亿元人民币在上海设立中国区总部,日本武田制药公司将在上海追加8.09亿元人民币,并计划未来5年在中国上市7个以上的创新药物等。
上海今年三季度的经济数据显示,上海市引进外资总体向好。2018年1~9月,上海市共新设外资项目3704个,同比增长17.8%;合同外资(含增资)336.23亿美元,同比增长20.4%;实到外资129.43亿美元,同比增长2.1%。项目数、合同外资、实到外资实现“三增长”。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研发
“我们希望从纯粹的材料供应商转变成材料解决方案的供应商,为客户解决难题和需求。”施蒂茨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这是他们为什么要在中国建立创新中心的原因,就是要从原来的“在中国”制造延伸为“和中国”以及“为中国”研发智造(In China,With China,For China)。
用施蒂茨的话来说,贺利氏在中国的电子业务主要分为两个板块——集成电路的封装和电力电子业务,前者是为半导体行业的封装供应材料,后者则为电动汽车市场提供材料。这两个领域在中国市场的发展都迎来了快速的增长期。
贺利氏的大中华地区总部就在上海。之所以把贺利氏电子业务的创新中心也放在上海,施蒂茨说,因为这里聚集了大量的客户,并拥有良好的高校和人才资源,“虽然上海成本已不便宜,但综合优势仍然很强。”
与此同时,相关政策越来越支持技术企业的发展,当地国际性企业的集聚和运营也变得越来越活跃,“我们看到更多企业的研发中心设立在了上海。贺利氏目前的研发,主要由欧洲公司驱动,大部分的研发环节都放在欧洲。但如今我们新建了创新中心,就是为了中国客户才做出的投资决定。” 施蒂茨说。
官方数据显示,上海的总部经济项目稳步增加。今年1~9月,上海共新增金士顿、康迪泰克、小林制药等跨国公司地区总部28家,梅里埃诊断产品(上海)有限公司等亚太区总部9家;新增投资性公司13家、研发中心12家。
截至2018年9月底,累计引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653家,其中亚太区总部79家,投资性公司358家,研发中心438家,上海继续成为中国内地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数量最多的城市。
由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发布的《2018年上海集成电路产业白皮书》显示,2017年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180.62亿元,同比增长12.2%,是继2014年以来连续4年实现两位数增长。
数年前从美国回到国内的贺利氏电子中国创新研发总监王栋一表示:“我们的目标是希望在研发初期阶段就能为客户提供更多的建议。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与客户联手,顺利实现产品纵向整合。”
新落成的贺利氏电子上海创新中心,可以直接从晶圆上拾取并组装小到250微米的芯片,还可以将焊锡膏预涂到金属陶瓷基板上,以及在回流炉中贴装各类型号的表面贴装器件SMDs(交换多兆位数据服务)。该创新中心占地400平方米,已有18台先进设备,10名研发人员,按规划还将继续扩建充实。王栋一解释说,目前的设备可以完成多种测试,随意组合复杂的测试工艺以达到客户的测试目的。
除了创新中心,今年9月,贺利氏在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投资1.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亿元)新建的贵金属工厂也正式投产。占地8.4万平方米的这家新工厂将让贺利氏在中国的贵金属回收能力以及贵金属化学品产能提高3倍以上。此前,贺利氏在上海闵行和江苏太仓也均设有生产基地,并在山东招远、江苏常熟等地设有公司。
10月19日,总投资达30亿元人民币的西门子医疗上海实验室诊断新工厂也完成了奠基,预计将于2022年落成。届时将让上海成为西门子医疗影像诊断与实验室诊断产品生产的综合性创新基地。
在27日的签约仪式上,武田制药企业事务与传播部总监吴琰告诉第一财经,公司自1994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已陆续在上海设立了大中华区总部和亚洲药物开发中心。最新追加的8.09亿元投资,将主要用于抗肿瘤和免疫药物的研发。之所以在中国加大投资,除了看中市场的规模和潜力,还得益于中国药物审批改革的持续推进。
“中国药物审批改革大大加快了新药物的上市。今年4月,我们的多发性骨髓瘤产品(恩莱瑞)就比原计划提早了很多时间上市。”吴琰表示,“10月10日,这个产品还进入了国家的医保范围,有了更好的可及性。”
带动当地产业升级
贺利氏进入中国市场已超过40年,在大中华地区拥有20家公司和2600多名员工。2017年财年,贺利氏在全球的总销售收入为218亿欧元,中国市场贡献了30%。
作为贺利氏在中国的两家合资公司的总经理,山东贺利氏(招远)贵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及贺利氏招远(常熟)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毛松林,在电子封装行业拥有20多年的从业经验,见证了贺利氏的投资带给当地产业的影响。
毛松林告诉第一财经,1992年,自己所在的工厂刚刚与贺利氏合作时,只有一个产品——金线。后来金线的替代品出现了,双方就开始合作开发各种产品来满足多种需求。而金线产品,则从零开始一直做到了目前国内金线市场50%的份额。
“贺利氏在招远当地的供应商数量有数百家,设备也从原来的主要靠进口变成了接近90%的国产化。我们生产的线轴,是百分之百的招远制造。还有线和其他包装材料,90%的供应也都来自于当地。”毛松林说,2002年,贺利氏的招远合资公司还并购了常熟的一家同行公司,不断加大投资,陆续开发各种线材。不管是在山东还是在江苏,都给当地的就业和税收带来了增益。
日本欧姆龙集团将扩建金桥工厂,总投资7000万元人民币。欧姆龙(上海)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西山正人对第一财经表示,扩建的金桥工厂将在2018年末完成初期建设,并在2025年前持续升级。目前的工厂自动化率约为25%,而此次签约的工厂自动化率预计将达到40%左右,最终的工厂自动化率则将高达70%~80%。
“扩建的工厂所生产的产品,可以组成流水线,因此工厂也会拥有自己的产品,且不断地在提高自动化水平。”西山正人告诉第一财经,“客户在工厂里参观,看到了自动化案例,就会希望购买我们的产品来提高自动化水平。”他预计,一期加二期的建设完成后,工厂的年产值将达到28亿元人民币。除了对生产线的投资,企业还会持续在上海增加研发投入。
据第一财经了解,紧跟着特斯拉在中国的大规模投资,特斯拉的一级供应商、一家中国内资制造企业已经做出了在昆山或太仓新建占地80亩工厂的决定,并正在积极对接这两地的政府人员,以尽快落实建厂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