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进行了一系列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打破条块分割、促进横向经济联系就是其中之一。1982年12月,国务院决定建立上海(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中央选择了包括上海在内的10个市,作为一个经济区,并规定上海作为整个经济区的中心。这是国家在战略层面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第一次尝试。
上海经济区的规模与范围
上海经济区最初建立时,包括上海和江、浙两省的10个市、55个县,即上海市和10个郊县;江苏省4个市(常州、无锡、苏州、南通)和18个县;浙江省5个市(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绍兴)和27个县,总计区域面积74000平方公里,人口5058万,工农业总产值占全国15.6%,工业总产值占全国19.1%,农业总产值占全国8%。经济区集中了全国20%左右的冶金工业和化学工业,24%左右的机械工业,32%左右的纺织工业以及50%以上的造船工业等。
1984年12月,为使经济区的区域设置更加合理,国务院又决定,上海经济区的区域扩大为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4个省和1个直辖市。扩大后的上海经济区,拥有1.97亿人口,面积52万平方公里。这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实力最雄厚的地区,工农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均占全国的四分之一以上。这个地区有全国最大的轻纺工业和机械工业基地,还有安徽的煤炭,江西的有色金属等重要资源。全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这个地区占了5个。
1986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东南沿海的福建省正式加入上海经济区,从而使这个范围扩大到五省一市。福建省的加入,为上海经济区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如福建的三沙、三都、马尾、泉州、厦门等港口,均可为经济区的物资配套分流,当时已列入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水口水电站,是华东地区最大的一个水电站,建成后一部分电力输入苏浙沪皖的华东电网。厦门特区是上海经济区内的唯一经济特区,可供经济区内各省市共同运用特区的有利条件,引进技术、资金,扩大内外贸易。
上海经济区作为全国最发达、实力最雄厚的区域,成为改革开放后国家探索经济体制改革和一体化联动的实验基地,做了一系列探索性的工作。
上海经济区的规划与联动
上海经济区成立以后,为了抓紧区域的规划工作,1983年2月,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在上海成立国务院上海经济区规划办公室。1983年四、五月间,国务院电子、轻工、纺织、冶金、铁道、机械、水利电力、交通、化工、对外经济贸易和船舶工业总公司等11个部门深入上海经济区,对它的历史和现状作初步考察,到工厂、港口和一些重点建设工程,广泛听取领导、专家、学者等各方面意见。探讨本系统在经济区的发展规划和企业之间的联合问题,有的部结合经济区规划办公室提出的规划重点,调查了交通运输、老企业技术改造、外贸以及长江口、黄浦江、太湖的治理等问题。电子工业部上海经济区规划小组跑遍了经济区10个市的80多家电子生产厂,摸清了电子工业的现状,初步提出了加快长江三角洲地区电子工业发展的设想。对外经济贸易部小组调查了上海、江苏、浙江商品进出口贸易的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七条改革措施。
1983年6月29日,上海经济区统计信息网络在绍兴建立,这是经济区成立以来的第一个综合性经济网络,由10个城市的统计局联合组成,主要任务是为领导部门了解上海经济区的情况,为制订经济区发展规划、交流经济信息服务。
至1983年8月,上海经济区已初步探索了几种联合方式:(1)以产品为基础的生产联合和经营联合。例如自行车行业,经济区内的11家整车厂,100多家零部件厂,经过专题调查和反复酝酿,已初步提出了“整车为主,带动零件,形式多样,多种并存”和“自愿参加”的联合方案。此外,上海四方锅炉厂和经济区内14家锅炉厂,上海机床厂和杭州、无锡的机床厂,也都酝酿建立生产和经营上的联合方案。(2)综合性经济部门的横向联合。在经济区规划办公室的支持下,经济区内两省一市和九个城市的统计局长、外贸局长,已采用“联席会议”的组织形式,建立起协调网络。(3)金融部门的联合。建设银行的江苏、浙江和上海分行,在总行领导下,在上海经济区开展联合活动,其中包括联合开展重大建设项目的可行性调查和经济效益评估,开展联合投资和信托业务,密切投资调查信息交流等。人民银行、中国银行、农民银行、建设银行等四家银行的上海分行已经建立了银行经济信息中心。
经过各方的前期准备,1983年9月,上海经济区规划工作第一次会议召开,主要是进一步贯彻中央关于上海经济区规划工作的指示精神和编制经济区“七五”规划及远景规划设想。到1983年底,经济区内兄弟省市之间已分别建立统计、经济信息、投资信息、农村信息等几个网络,部分行业采取联席会议、规划小组等形式,相互交流情况,组织协调,加工工业建立了一批生产联合体。上海、宁波、张家港、南通组织了四港联合,促进转口物资的分流,并着手编制能源、交通、外贸、技术改造、长江口、黄浦江、太湖治理的规划工作。1984年2月22日,上海经济区银行经济信息网在上海成立。1984年2月23日,上海经济区工业锅炉联营公司在上海成立,这个公司是以工业锅炉行业为主体,由工业锅炉主机厂和辅机配套厂以及有关设计研究单位组成的经济联合体。联营公司属于企业性质,实行独立经济核算。这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种尝试。
截止到1984年3月中旬,上海经济区已建立了银行、统计、化工、纺织、港口、邮电、外贸、电子、轻工、交通、广告和机电设备等12个系统的信息网络。经济区的统计网络沟通了10个市之间的统计资料交换关系,并收集整理10个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情况。1984年8月,上海经济区10城市工商银行联合开办票据承兑与贴现业务,凡经济区内企事业单位之间在国家允许开放的商业信用、清理旧欠货款、银行同意提前交货延期付款的交易范围内,订有合法的经济合同的,付款单位均可向当地银行信托部申请办理票据承兑,收款单位可持银行承兑的汇票向开户银行信托部融通资金办理贴现。
1984年12月上海经济区范围扩大后,利用区内的优势将逐步形成以大城市为依托的开放式网络型的经济区,实现经济一体化。为实现这一目标,着手进行全面规划。能源方面,制定了集资办电、集资办煤规划;交通方面,制定了“四港”联合,沪、宁、杭高速公路规划;电子工业方面,制定了南方基地规划;以及长江口、黄浦江和太湖流域综合治理规划。为了大力发展区内横向联合,上海经济区规划办公室重点抓了自行车联合试点,使区内5家整车厂和40家零配件厂实行联合。此外,还建立了20个跨地区的同行业联席会议制度。
1986年7月,上海经济区第三次省市长会议原则通过《上海经济区章程》,对经济区成立3年多来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章程规定,建立经济区的目的,是打破旧经济体制的僵化模式,克服条块分割,按照有计划发展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广泛开展横向经济联合,发挥区域经济的综合优势,促进生产力的加速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逐步形成以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为依托的、开放式、网络型的经济区。章程还规定了上海经济区的任务和组织机构,决定建立省市长会议制度,由四省一市和上海经济区规划办公室负责人组成,国务院上海经济区规划办公室是国务院的派出机构,同时作为经济区的办事机构,负责为省市长会议准备议案和督促检查协议的落实执行。
经过数年努力,上海经济区金融体制改革,在六个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首先开始打破了单一的国家银行的旧格局,出现了国家银行与多种形式的金融机构并存的局面。其次,从横向资金的联系已发展到有组织的短期资金市场,开创了一个新的融资途径。第三,通过银行融资,支持企业横向经济联合。上海建设银行信托部支持30个行业与全国17个省市开展补偿贸易,银行发放贷款6亿多,为上海提供了紧缺物资55个品种,总值达24亿多元。第四,改革结算制度,加速资金周转。第五,推行了商业信用票据化,开展了跨省市的票据承兑贴现业务。第六,进行了银行企业化的试点。
随着经济区体制的完善,区域内的横向联合也表现出勃勃生机。上海市集资3.6亿元与煤炭部签订协议,每年供煤180万吨;配合水电部集资办电,江浙皖沪三省一市共集资7.26亿元,将增建发电能力72万千瓦;配合纺织部,组成东纺联合开发总公司,集资1400万元,建立8个新产品生产基地,并设立厦门分公司增加出口;推动27个企业组成“凤凰”自行车集团和14个企业组成“永久”自行车集团;推动资金融通和商品流通,缓解资金的紧张;召开了一批交易会,促进了产销直接见面、互通信息,疏通了工业品下乡渠道。1987年5月24日,上海经济区资金市场正式成立,主要办理短期资金的拆借业务。上海经济区的一体化发展取得了一系列实质性的成果。
上海经济区的影响
1988年6月,在国务院进行机构改革的大背景下,上海经济区规划办被撤销,7月,上海经济区最后一次省市长会议在上海举行,处理各项善后工作。至此,规划办历时5年多的艰苦试验画上了句号。
但是,上海经济区的探索具有积极的意义,规划办在促进经济区内企业之间的联合、推动城际之间的经济交流方面所做的探索,为消除城市经济体制存在的弊端积累了经验,实现了探索和试验的目的,也为后来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提供了借鉴。加入上海经济区,使区内各省市能够共享经济区内的资金、能源、技术等资源,从而为各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在资金融通方面,1986年上海经济区金融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一是省市、县等各级银行都先后建立起规模不同的票据交换所或交换中心,有效地解决了企业资金的暂时短缺问题。二是逐步形成了一个与横向经济联合相适应的多层次、多渠道的资金融通网络,改变了以往单渠道纵向分配资金的传统信贷机制。上海经济区规划办在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融合方面所做的探索,不仅在当时推进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为后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上的进一步合作奠定了基础。
2003年长三角16个城市市长峰会发表了以“城市联动发展”为主题的《南京宣言》。2007年国务院召开“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专题座谈会,开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进程。2010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颁布实施,覆盖城市扩大到26个,城市政府间合作向“泛长三角”拓展。2014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首次明确了安徽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一部分,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2016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正式颁布实施,规划要求长三角率先建立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创建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长三角模式”。2018年6月上海、浙江、江苏以及安徽共同制订《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纲领性文件,囊括了12个合作专题,覆盖范围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全境的41个城市。2018年10月《长三角地区加快构建区域创新共同体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构建长三角创新创业的生态体系,打造G60科技走廊。
在新的历史时期,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突飞猛进。中央领导多次对长三角一体化做出明确指示。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长三角率先一体化发展。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出重要批示,要求上海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凝心聚力,推动长三角实现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更好引领长江经济带发展,更好服务国家发展大局。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提出:支持长江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着力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同“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相互配合,完善中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2019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编制实施发展规划纲要。2019年7月2日,上海市市长应勇在国新办发布会上透露,由国家发改委牵头,会同国家有关部委和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拟定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已正式审议通过并印发。在新时代,长三角一体化的内涵与目标已发生很大变化。全方位推进就是在经济活动的各个层面推进一体化建设,深度融合就是地区之间无缝连接,这不同于区域经济合作和区域经济协调/协同的更高层次一体化,充分释放区域经济内生增长潜力,实现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栏目主编: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