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知道,上海在地球另一端的巴西,有着大量重要的粮食资源?此前,上海民企鹏欣集团分别在巴西收购了两家大型粮食贸易公司超过一半的股权,让国外优质农业食品资源对接中国市场,实现“种世界的地,产中国的粮”。如今两家公司运作良好,有着700多万吨大豆资源,未来在巴西有望拥有3000万吨粮食资源。
为什么要把地种到国外去?“在国外的布局,既是全球化趋势下企业发展的需要,更是一种造福国人的家国情怀。我们希望通过此举,变海外粮食为中国粮食储备,变海外土地为中国耕地储备。”鹏欣集团董事局主席姜照柏说。
农业产业布局国际化
目前,海外农业资源的生产成本比中国低,国内土地资源供给也面临较大压力。因此,近几年鹏欣集团不断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整合全球优质资源。2016年7月,鹏欣收购了巴西粮食贸易公司Fiagril公司57.57%的股权,2017年10月又收购了另一家巴西粮食贸易公司Belagricola公司53.99%的股权。
为何选择巴西?姜照柏表示,巴西是世界第二大农业国,农业资源储备丰富,巴西丰富的资源和中国巨大的市场可协同互补。“农业虽是传统产业,但也需要用新理念、新模式去推动产业升级,使之更具竞争力。投资海外土地资源、并购海外粮食资源,就是为了以全球的优质资源满足国内的消费需求。”
Fiagril和Belagricola公司地处巴西两大粮食主产区——马托格罗索州和巴拉纳州,经营模式相似,主要从事农资销售、大宗农产品生产组织与贸易,都有近30年经营经验,有独立的仓储、运输设备和港口设施。两个公司覆盖大豆和玉米的种植面积达8万平方公里,采用“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向长期合作的农户提供种子、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一站式采购服务、农业金融服务以及农业技术顾问服务等。
目前,鹏欣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大康农业借助这两大平台,已在巴西大豆主产区建起中巴粮食与农资贸易协同平台,每年可拥有700多万吨大豆资源。
比“纯进口”双赢空间更大
收购巴西粮食贸易公司、把大豆种到南美洲去,和进口大豆有什么区别?和单纯进口大豆相比,收购公司的行为更积极主动、产业链布局更往前移,盈利模式也更多样化。
鹏欣相关负责人表示,鹏欣收购的这两家巴西公司运用“轻资产”经营模式,把种子、农药、技术等销售给巴西的种植大户,收获大豆、玉米等农作物后,国外种植户以农作物作偿付。这种“以物易物”的核心供销模式提前锁定收获季节可收到的农产品数量,保证了农产品供应,不仅提高了与国际大粮商的议价能力,更增强了大豆来源的稳定性和贸易主动权。
在这个过程中,利润主要来自化肥等农资的销售毛利和利息差,最终偿付的农产品反而并非主要赢利点,这也规避了一定的经营风险。此外,目前鹏欣已在巴西建立了风险管理中心,集中控制汇率、价格、信用等方面的风险。
在巴西开拓农业资源,受益的不只是中国企业和消费者,也包括巴西的种植户。巴西是化肥、农药的消耗大国,但本国在这方面的生产能力较弱,几乎全靠进口。通过中巴粮食贸易项目,中国优质的化肥、农药正好可以销售到巴西,实现产能优势互补。
不止在巴西,鹏欣在新西兰、缅甸等地都有农业资源的布局。目前,鹏欣已在新西兰拥有29个农场,并开始在中国销售新西兰生产的奶粉、牛奶等;在缅甸等地也正在实施年屠宰量150万头的跨境肉牛项目。
企业“走出去”应更系统化
鹏欣相关负责人坦言,在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的过程中,仅靠企业一家“用力”还不够,必须和社会、政府等各方力量抱团形成合力。企业要国际化,不是单单一家公司的事情,而是一个系统的整体国际化,银行融资、政府扶持、社会力量支持等都不可或缺。
记者了解到,目前在巴西、阿根廷等主要的粮食产地和交易集聚地,美国ADM、美国邦吉(Bunge)、美国嘉吉(Cargill)、法国路易达孚(LouisDreyfus)这“ABCD”四大粮商都设有庞大的机构掌控粮源,虽然鹏欣控股的Fiagril和Belagricola两家公司有深厚的业务基础、与农户的黏度很高,但与“ABCD”正面竞争仍显势单力薄,亟待资金、市场、物流等资源的协同配合。
据了解,鹏欣集团的中巴粮食贸易项目获得了国家开发银行的专项信贷支持,短期内缓解了项目的资金压力。不过,粮食资源的深耕布局具有投资大、周期长的特点,中巴粮食贸易协同需要得到更多国内金融机构、包括中资银行海外分支机构的帮助。同时,鹏欣集团拟筹建中巴粮食贸易产业基金,作为中巴国际粮食采购贸易平台的建设、上下游农药化肥企业及工厂的并购、巴西内陆粮食仓储、码头港口等物流设施建设的资金,更好地实现粮食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