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服务抵抗周期低谷
依托上海航运中心建设,众多险企开始在航运险领域发力。近日,阳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航运保险运营中心(下称“阳光产险航运中心”)正式落户上海,成为继人保、太保以及平安之后第四家扎根上海的航运保险运营中心。
在短短两年半的时间里,四大航运险运营中心聚集上海,这又是一块“强强对抗”的领域。然而,在竞争的过程中,这几家公司所要共同面临的问题就是正处于低迷时期的航运业。
“航运保险具有典型的周期性。现在的航运业是比较清淡的,这是不争的事实。整个国际市场,特别是欧元区和美元区都不理想,包括与日本的敏感关系,都会影响中国的航运保险业务情况。”阳光产险总裁罗海平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
罗海平称,截至目前,中国航运险规模不到200亿元,其中货运险规模在100亿元,船舶险大约50亿至60亿元。“这是个较低的起点,但却蕴含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航运业不景气的大环境下,上海港作为货物吞吐量世界第一的港口,其船舶险逆势增长,保持了较高的保费收入。然而航运保险在世界上的占比依旧较低,滞后于航运业发展。而目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正在向纵深推进,航运保险作为连接航运业和金融业的服务平台,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如何降低航运业的周期性对航运保险的影响依然是各大产险公司所需面临的课题。罗海平对本报称:“抗周期需要通过产品创新,按客户的保障程度开发更多新产品,包括一些国际产品以对抗衰退。另外,与一些保险公司以产品管理模式不同,我们采用客户管理模式,以客户为单位划分,无论客户是船货业务还是财产险业务,都可提供综合性服务。”
但是刚刚开业的阳光产险除了遭遇航运业的“低谷期”之外,还要面临的一大问题是,在其之前,航运险市场规模占据前三的人保财险、太保财险以及平安财险已抢先在上海成立航运险运营中心,那在航运险市场排名前五名左右的阳光产险如何走出一条差异化道路?
据罗海平介绍,阳光产险航运中心采用事业部制,实现了销售、运营、两核、出单、理赔为一体,按照专业航运保险运营机构模式设置,给予全面的经营管理授权,全面承担阳光产险全系统航运保险业务经营管理责任。
“我们的定位并非要与‘老三家’一争高下,而是要坚持走自己的战略,立足上海,冲出低端产品价格战的泥沼,着重在航运险的中高端市场发力,最终走向国际化。”阳光产险在航运保险上的抱负不小。
在罗海平看来,争取中高端市场的关键就在于与之契合的人才。“我们的策略是通过专业的人才提供专业化的服务来吸引中高端客户;或者通过大股东的客户来发掘高端客户资源。”但这两样所需的核心人才也恰恰是市场的稀缺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