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区是上海企业集聚发展的核心载体,也是推动企业复工复产的主阵地。上海紧紧抓住园区这个“牛鼻子”,推动复工复产和防疫工作两手硬、两不误、两促进。
在复工中,上海多措并举帮助园区企业解决复工复产过程中遇到的防疫物资难、员工返岗难、供应链配套难、流动资金紧张等共性问题,切实做到全面复工和精准管控。来自市经信委的最新数据显示,本市国家级和市级产业园区,企业总体复工率95%左右,规上企业复工率接近100%。其中,闵行开发区、上海化工区、张江科学城、金桥开发区、漕河泾开发区、市北高新园区等园区的规上企业复工率均为100%。
建立防疫硬核制度
抓好疫情防控是复工复产的前提,也是硬任务。
成立于1992年的康桥工业区,目前已发展成为年产值2000亿元的大型工业区。漫长的发展历史也带来企业分布零散,各类地块犬牙交错、管理权责互相重叠的问题。为此,康桥集团积极和康桥镇镇政府开展联动,共同对工业区范围内企业、商户拉网式排查。复工前,双方工作人员用两天时间,走遍康桥工业区每一条道路,登记了每一家企业、商户,编制出工业区范围内企业的“全名单”。在此基础上,逐户核实,明确划分企业管理归口,对沿街商铺、配套商业等制定共同管理措施,确保了疫情防控不留死角。
复工伊始,张江集团建立起“1+X+Y”疫情防控体系,做到“一企一小组”“一企一方案”“一企系列制度”,确保各项支持措施落实到位。集团主要负责人带头下沉一线,前往人工智能岛、浦东人才港等重点园区、人才公寓、众创孵化空间指挥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帮助解决一线物业人员在落实防控措施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复工期间,党员志愿者队伍还主动配合帮助园区物业测量体温、排查人才公寓入住人员情况,与相关街镇社区通过党建联建提高联防联控成效。
守土有责、担责、尽责。位于闵行的紫竹高新区第一时间编制发布《紫竹高新区复工服务指南》,把高新区在疫情防控期间自我防控、测量体温、人员进出、用餐服务、楼宇管理、通勤车服务、快递及外卖管理、隔离点设置等措施传递到企业;同时,对入驻企业总数、已复工企业数、已复工企业工作人员数做到实时更新,筑牢疫情防控的篱笆。
宝山工业区则通过成立7个工作小组,上门指导企业编制相关复工复产方案。同时,还委托上海微盟为园区专门开发了宝山工业园区来沪人员情况登记系统,由企业员工主动上报离沪相关信息。通过线上线下同步梳理统计企业人员信息,并进行数据比对,做到园区企业员工底数清、信息明,为企业复工保驾护航。
加快复工复产速度
复工后更要加快实现复产,各大园区全力打好营商环境“升级战”。
青浦工业区开辟绿色通道,技改、融资、变更证照、协助招聘等多管齐下,助力抗“疫”转型——3小时完成海而斯生物科技、七感食品等企业经营范围变更手续,助力企业紧急转产医用防护用品;协助深蓝医学、御宽公司增加消毒产品销售、日用口罩生产内容,帮助称道新材料公司紧急技改扩产,保障口罩熔喷布供应,生产线由1条扩展至3条,日产量提高到3吨,促进上海口罩生产企业增产近50万只。
疫情期间由于原配套单位尚未复工,导致部分企业产品及产业链无法“闭环”。上海工业综合开发区迅速搭建新的上下游产业链,帮助新冠病毒试剂盒生产企业伯杰公司对接新的包装企业,加班加点完成试剂盒的生产配送。同样,位于奉贤生物科技园区的莱仕血液制品公司,早在春节期间就为抗击疫情加紧生产静注免疫球蛋白,但其生产必需的乙醇原料因防疫管控无法抵沪而即将断货。紧急情况下,园区的“店小二”们第一时间向区经委求助,并层报市经信委后,由其向外省相关部门开具公函,最终赶在生产线被迫停产前化解了危机。
朱泾工业园区则对症施治,为企业复产开出个性化“药方”。上海浩羽是一家落户朱泾20多年的箱包企业,为帮助部分员工快速回到生产一线,园区管委会立即开出一份外出接员工返岗复工证明。有了“通行证”,企业得以顺利从安徽泗县包车接回返岗员工。2月22日,企业就率先启动了两条生产线,装拉杆、打轮子等工作有序进行。公司总经理应恩国表示,“目前公司积压着60万个箱包的订单,主要销往欧美等国家,产值近1亿元。园区这一实举解决了员工不足的问题,为公司抢回了宝贵的时间。”
位于康桥工业区的昌硕科技,企业生产人员常年保持在4.3万人以上,如何确保防疫生产两不误,对企业和园区都是考验。康桥集团跨前一步,主动帮助昌硕联系车辆,在住宿点和厂区间开通通勤短驳,组织员工统一乘坐,减少通勤过程中的感染风险,确保了企业生产不断线,产能在2月份更是实现逆势上扬。
提高惠企政策实施准度
疫情暴发以来,物资短缺、现金流紧张一直是企业复工面临的难点。
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积极拓展渠道,加强口罩、额温枪、测温仪、消毒剂、护目镜等物资统筹调度,先后帮助一批园区和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应急需求。早在2月10日,特斯拉超级工厂在管委会“管家式”服务下率先复工复产。如今,在临港新片区特斯拉“享有”的服务已不再是特例,而正逐渐成为常态,目前新片区产值在5亿元以上的企业已全部实现复工。
上海“惠企28条”发布后,临港新片区更迅即出台实施细则,从政策发布到实施申报仅6天时间。管委会简化申报流程实施网上受理,争取让“企业一次不跑”,支持内容涵盖扩大产能、科技攻关、租金补贴、金融支持、专项帮扶、稳定员工等企业关心关注的九大方面。
金桥开发区内有七成以上是中小微企业,又有不少制造业企业,资金压力较大。开发区第一时间宣布减免企业两个月房租,同时对免租申请审核的流程做了特别创新,将审批周期缩短了50%。预计金桥此次受惠企业近1000家,减免租金约1.41亿元。上海视欧光电科技总经理曾章和表示,“减免两个月的房租,对成长中的视欧来说是一场‘及时雨’,大大缓解了企业经营成本上的压力。”
同样以中小企业为主的紫竹园区,迅速出台11条政策,从企业信贷、物业服务、防疫保障等方面与企业共克时艰。其中,对现金流较为紧张的中小微科技型企业,园区特别提供2亿元额度的担保增信、30%的利息补贴。
帮人难处、干在实处。上海工业综合开发区通过创造“共享员工”机制,解决企业用工难题。莘庄工业园则在3月底前,完成2019年全年税收扶持资金的提前兑现,目前第一批扶持资金涉及31家企业,共计4.8亿元已经申报审核。
栏目主编:刘锟
文字编辑:刘锟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朱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