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金山工业区盘点经济数据,发现一个让人惊喜的“亩产冠军”:今年1到10月,上海升翕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产值累计达2.68亿元,而其租赁的厂房仅2800多平方米,平均下来,每千平方米产值高达9469余万元,是去年同期的2.53倍。近年来,金山区不断强化“亩产论英雄”发展导向,推动资源要素向优质企业和产业链集聚,实现了园区高质量发展。“十三五”以来,金山工业园区单位土地产值提高38%,税收提高108%。
“升翕光电,是一家新型显示高端装备企业,打破了国外厂家的技术垄断和关键设备封锁,已位居国内行业细分领域第一,今年行情大好。” 金山工业区管委会副主任、上海新金山工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沈国忠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在疫情背景下,由于电子信息产品热销等缘故,园区四大产业集群之一的新型显示产业“逆势上行”,1到10月产值25.38亿元,同比增幅高达82.8%。明确产业导向,引进优质项目,推动产业链集聚发展,使园区涌现越来越多的“亩产英雄”。“比如,作为生物医药产业的代表企业,欣峰制药1-10月单位产值3275万元/一千平方米,同比增112%,单位税收同比增175%;作为生命健康产业的代表企业,阿妙食品1-10月单位产值3844万元/一千平方米,同比增7.4%,单位税收同比增36.3%……”
“种”下好项目,才能育出“高产田”。据金山区经委主任王明法介绍,早在2016年,金山就在全市率先发布了《上海市金山区产业指导目录和布局指南》,实施了新增工业用地正面清单、存量工业用地负面清单、特色产业培育清单“三张清单”,引导各镇(工业区)功能错位、特色发展。特别是正面清单,为各街镇、园区招商引资指明了方向,并高高筑起产业项目准入门槛,让越来越多的优质项目“落地开花”。据统计,“十三五”以来,金山区经济园区亩均产出年均提高8.4%,增速位居全市第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亩均产出年均增长6.7%,产业集群亩均产出年均增长7.1%,高质量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
存量土地上的老项目,也被“盯”上了。今年,在金山区吕巷镇,停产两年的蓝滨石化设备项目被“换血”,100多亩闲置土地被成功盘活。原来,区镇想方设法实施土地二次开发,引进了一个“吊装工程设备及其配件安装生产项目”,新项目将于2022年达纲,预计年产值超过2亿元,税收超过1000万元。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板块,则是金山第二工业区。2015年,上海启动金山地区三年环境综合整治行动,金山第二工业区被纳入整治范围,“闭门谢客”实施关停企业、深化治理等举措,累计清退企业数接近总量的一半;在此过程中,一家家存量优质企业纷纷开展升级改造、提升自身环保能力,由此在全国行业洗牌中逆势而上……统计显示,在土地总量没增加的情况下, 金山第二工业区2019年产值同比增长10.4%,税收同比增长60.9%;同时,万元产值能耗同比下降8%,区域VOCs浓度同比下降6.5%。
这几年,金山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实施“三个转变”——从园外转向园内、从拔点式转向成片调整、从落后产能调整转向低效用地调整,调整的范畴越来越广。从去年开始,该区还提出“低效产业用地每年要减量1000亩”,2019年实际完成1478亩的低效用地减量。以金山工业区为例,近三年,园区已回购企业闲置土地376亩,并将土地出让给了比瑞吉、统一、妙可蓝多等优质企业。其中,宠物粮生产企业比瑞吉公司近年业务快速增长,通过园区“拿”下了隔壁一家企业21亩闲置土地,建设新工厂,去年企业亩均产值达到了1562万元。
如今,在金山全区,还出现了一根强有力的“绩效评估”指挥棒,对优劣企业分别开展“激励”和“倒逼”,让好的更好、差的逐步退出。王明法告诉记者,前期,金山对全区所有3708家工业企业开展了“资源利用效率评价”,结果显示,今年参评企业亩均产值、亩均税收分别较去年增长了10%和29%,资源利用效益明显提升。其中A、B两类优质企业,以31.6%的资源贡献了83.9%的税收和80.8%的工业产值。下阶段,该区将进一步对“高产田”和“低产田”探索研究差别化政策指导,引导资源向优质企业和产品集中,促进园区转型、产业升级,强化高质量发展导向。
最近,在上海公布26个市级特色园区之后,金山区率先推出第一批6个区级特色产业园,包括南上海新型显示产业园、湾区食尚汇、长三角智能装备园、光电传输谷、都市中央厨房、湾区科创中心 。当天,该区还发布《金山区特色产业发展指引》,提出在全区构建“特色微园—区级特色产业园—市级特色产业园”的三级矩阵体系。金山区领导指出,这是为了探索园区产业的高端化、品牌化、集群化发展之路,有利于推动产业聚焦、资源聚焦、服务聚焦,让优势更优、特色更特、强项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