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云计算转型时,研发是每一个公司的先锋。
在7月22日~24日举办的甲骨文全球大会上,Oracle总裁马克·赫德(Mark Hurd)宣布,将加大对中国区的投入,甲骨文在中国的第四个研发中心——上海已经建成,将很快投入使用。
在此之前,Oracle在上海已经设立了研发部门,这一次将加大投入,扩建研发体系,主攻方向是云计算、大数据、商业智能(BI)。此前,甲骨文已经在北京、苏州、深圳等三地建立研发中心。
近几年,甲骨文在研发上的投入一直在加大。2013年的研发投入将超过50亿美元。2012年用于研发的费用达到50亿美元;2011年达到45亿美元。
这缘于整个IT行业面临云计算的挑战,甲骨文亦无法幸免。甲骨文公开的数据显示,2013财年(截止到2013年5月31日)营收373亿美元,几无增长。2012财年营收372.21亿美元,2011财年营收360亿美元。一位企业级行业分析师告诉记者,云计算、大数据的出现,不少公司会将IT支出放到新的产品上,传统的软件产品售卖会放缓。
甲骨文公司高级副总裁及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潘少海表示,中国是甲骨文最重要的战略市场之一,不仅会扩大研发投入,来加强甲骨文本地化的研发能力,还将加深与合作伙伴的合作力度,来拓展中国市场。
据了解,甲骨文与东软将展开行业解决方案融合、全民健康计划、智慧城市等行业深度合作。如,将东软的行业解决方案与Oracle集成系统、融合应用、中间件,以及硬件产品进行融合,打造从硬件、软件到支持、服务的一条龙服务。
一位企业级软件资深人士认为,在云计算时代,软硬件产品只是基础,服务才是客户需要的。软件产品类的公司需要中国本土的IT服务提供商来给客户提供及时响应的服务。
在产品上,甲骨文也不断推陈出新,保持在企业级市场中的引领角色。在大数据机Exadata X3之后,Oracle在2012年10月1日提出的数据库12C也正式亮相。与之前的数据库不同的是,这款数据库12C主要针对的是云数据,可存储、计算、处理大数据中的非结构化数据。另外,再与其存储设备、存储分析工具相结合,创新出了一套从“数据库到存储系统”的架构。
这样的架构可以简化IT,通过与存储、分析的结合减少成本支出。比如,12C与Oracle存储系统充分集成并协同工作,这在IT管理、动态调优和配置等方面降低65%的成本。而在传统的方式下,随着IT与业务的融合,整个企业的IT存储成本也逐渐增加。据马克·赫德透露,企业数据每年以40%的速度增长。企业用于存储的成本占整个IT支出的比重达到10%。而随着IT研发人员、技术人员的增加,企业每年的IT成本投入将至少增加4%。
一位资深企业级软件分析人士告诉记者,这款12C的产品是甲骨文的一款拳头型的产品,可以带动甲骨文其他产品的销售,甲骨文对其有较强期望,希望能够带动2014财年的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