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切换
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商务委员会
2013
01/26
17:32

黄浦区位于上海市市中心。东和南隔黄浦江与浦东新区相望;西与静安区接壤;北以苏州河为界,与虹口区、闸北区为邻。区人民政府驻延安东路300号。邮编-200001;原黄浦居民代码-310101;原南市居民代码-310102;原卢湾居民代码-310103;区号-021。2011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上海行政区划调整,同意撤销黄浦区和卢湾区建制,设立新的黄浦区。调整后,新的黄浦区面积达20.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90.9万。

黄浦区是上海的行政文化中心。上海市政府、市人大及市政府众多机构都设在本区。境内有上海大剧院、上海博物馆、上海自然博物馆、市工人文化宫、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上海美术馆等著名文化设施,以及大世界游乐中心,有中国剧场、人民大舞台、共舞台、逸夫舞台等"上海四大剧场",还有著名的大光明电影院等专业影剧场。

黄浦区是上海主要的交通集散中心之一。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和上海轨道交通8号线在我区人民广场站交会。上海的公交线路在我区形成网络中枢。上海的内环线高架道路中的延安高架道路和南北高架道路在该区相交。地上、地下和空中的立体交通网络使我区的交通运行四通八达、十分便捷。

黄浦区是上海的旅游热点之一。万国建筑博览会的外滩,使中外游人流连忘返。民族风格浓郁且古色古香的豫园商业旅游区以其规模效应,吸引了四海宾客。新建成的南京路步行街是国内外的旅游者购物、休闲、观赏的好去处。号称“万国建筑博览”的外滩欧式建筑群,以及文庙、九间楼、书隐楼、古城墙等明清建筑。区内还有中共中央驻上海办事处、上海人民英雄纪念碑、五卅惨案纪念碑、四明公所牌楼、三山会馆、豫园点春堂等革命斗争史迹,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8处。黄浦区五教齐全,宗教场所有沉香阁、城隍庙、白云观、董家渡天主堂、小桃园清真寺、沐恩堂等。[1]

黄浦区万商云集、市场繁荣,是全国闻名的商贸购物中心。上海市第一百货商店、华联商厦、新世界城、亚一金店、绿波廊、华宝楼古玩等上海有名的商店开设在黄浦区。南京路是蜚声中外的"中华商业第一街"。福州路、北京路、西藏路、金陵路、黄河路、云南路等著名特色商业街造就了区域经济的活跃和繁华。 黄浦区是上海的金融中心之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交通银行、花旗银行、曼谷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华侨银行、东亚银行等63家中外银行开设在该区。

2011全年完成区级财政收入131.02亿元,增长15.2%,其中原黄浦区完成区级财政收入74.52亿元,增长16%;原卢湾区完成区级财政收入56.5亿元,增长14.2%,均超额完成原两区人代会确定的10%和8%的增长目标。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3.62亿元,增长5.7%;实现商品销售总额4279.79亿元,增长12.8%。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成效。金融服务、专业服务、文化创意等重点产业引领经济增长,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和涉外经济加快发展,税源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引进内资165.33亿元,引进外资合同金额11.5亿美元,引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世界500强和行业领先企业15家,引进各类金融机构60余家,税收亿元楼总数达到45幢,其中区级税收亿元楼15幢,涉外税收占税收总量比重达到48.7%。

旧区改造和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全年完成旧改居民签约4798户,5个旧改地块居民、单位补偿安置工作收尾或基本收尾。建立土地征收新机制,旧改新政实施取得初步成效。加强督促协调,一批在建重大功能性项目按计划稳步推进,18个在建商业商务项目中,3个项目实现竣工,竣工面积17.1万平方米。

城区运行管理得到加强。注重转化固化世博会期间城市管理的经验做法,不断完善以网格化管理为主的城区管理长效机制,积极整治各类城市管理顽症,较好保持了整洁有序的城区环境面貌。加强以污染减排为重点的环境保护,第四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各项任务全面完成。加大生产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的管理力度,切实做好防台、防汛和应急管理各项工作,保障了城区运行安全有序。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扎实推进。大力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新增廉租房受益家庭1063户,2517户家庭获得第一批经济适用房购买资格,771户家庭进入第二批经济适用房复审;组建公共租赁房专业运营机构,公共租赁房试点供应正式启动。落实各项民生保障措施,全年新增就业岗位90474个,帮助821人成功创业,新建老年人助餐点3个,发放各类帮困救助金2.25亿元。

经济发展黄浦区万商云集、市场繁荣,是全国闻名的商贸购物中心。上海市第一百货商店、华联商厦、新世界城、亚一金店、绿波廊、华宝楼古玩等上海有名的商店开设在黄浦区。南京路是蜚声中外的"中华商业第一街"。福州路、北京路、西藏路、金陵路、黄河路、云南路等著名特色商业街造就了区域经济的活跃和繁华。

黄浦区是上海的金融中心之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交通银行、花旗银行、曼谷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华侨银行、东亚银行等63家中外银行开设在该区。[1]

综合实力

伴随着改革开放,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黄浦区经济社会保持持续协调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67亿元,占全市比重达到6.3%,在中心城区排名第一。区级财政收入达到116亿元,占全市中心城区区级财政收入总额的21.4%,在中心城区排名第一。万元增加值能耗持续下降,继续保持为全市最低的区县之一。[1]

经济特点

作为全市商务楼宇最为集中的区域,黄浦区拥有商业商务面积1281万平方米,集聚了一大批高端商业商务设施,是上海国际大都市核心商务区。近年来,黄浦区始终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作为推动黄浦科学发展的主要抓手,坚持和完善“开放型格局、内涵式发展、个性化特色、功能性开发”的发展路子,坚持以发展高端服务业为主、集聚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双轮驱动”,加快形成以金融为核心,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各产业间互相支撑、互动融合的发展格局。2010年第三产业占区增加值比重达到94.3%;涉外税收占全部税收比重达到52%,总量排名全市中心城区第一,占中心城区涉外税收总额的27.9%;经市政府认定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达到33家,2010年合同利用外资达到12.59亿美元;年税收超亿元的商务楼宇达到40幢,数量居全市中心城区首位。[1]

功能布局围绕滨江和北、中、南4个规划片区,黄浦区着力推动“一带”、“两街”和“五个功能区”优势互补、联动发展、整体提升。同时,加强滨江公共岸线整体规划,加快黄浦江滨水步道等公共空间开发,推动滨江公共岸线全线贯通,打造上海最靓丽的城市风景线。

外滩金融集聚带

积极实施上海加快建设陆家嘴—外滩金融集聚区发展战略,按照高度复合、高度集聚、高效开发、高端产业的发展要求,全力推进外滩金融集聚带建设,重点推动外滩滨江发展轴和北段老外滩地区、中段十六铺地区、南段董家渡地区“一轴三段”协调发展,加快重大功能性项目建设,大力发展以金融为核心的高端服务业,基本建成新型金融机构的集聚地、金融延伸服务业的制高地、金融生态环境的特色地和金融文化的传承地。[1]

南京路和淮海路

围绕打造成为世界级商业街区的目标,推进南京路街区结构调整和功能提升,集聚民族品牌和国内外知名品牌,深化支马路特色开发,打造北京路、福州路等特色街,使之成为外滩金融集聚带高端商业的延伸和补充,努力建成上海最繁荣繁华的都市综合商圈;坚持淮海路街区“高雅时尚”定位,瞄准国内外高端品牌,推进商业布局优化、业态创新和能级提升,推动淮海中路与新天地、思南公馆、锦江地区和支马路等联动发展,推进商业商务功能向周边延伸拓展,形成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力的时尚商圈。[1]

人民广场

强化人民广场地区公共活动、文艺表演、博物博览、文化交流、商业商务等功能,打造环人民广场文艺表演集聚区,推动商业商务与文化的融合发展、互动发展。[1]

新天地

加快新天地国际高端商务区建设,增强高端要素集聚和辐射能力,形成高端商务楼宇集群,不断提高世界500强企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集聚度。

豫园

推进内圈结构调整,加强中圈功能开发,深化商旅文联动,打造上海最具民俗特色的文化旅游区、国际黄金珠宝商贸功能区和创意产业区。[1]

打浦桥

加快综合商务区建设,推进日月光中心功能开发,推动与田子坊联动发展,塑造商业、休闲、旅游、娱乐等多重功能[1]

世博滨江

充分发挥世博效应,延伸外滩金融功能,主动配合世博场馆后续开发利用,推动世博浦西园区及周边地区整体规划和综合开发,大力培育金融、文化创意、商贸、会展等功能,加快形成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1]

产业格局

黄浦区位于上海虹桥枢纽——浦东空港现代服务业集聚带与黄浦江现代服务业集聚带的交汇处。近年来,黄浦区以发展服务经济为主,逐步形成金融服务业、专业服务业、商贸流通业、文化创意业、休闲旅游业、航运物流业六大重点产业格局,发展能级和水平均在全市领先。 [1]

金融服务业

黄浦区紧紧抓住上海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机遇,聚焦外滩金融集聚带建设,大力引进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有重要支撑作用的功能性机构,重点集聚金融业发展的新业态、新业务、新领域和新力量,积极打造资产管理中心、资本运作中心和金融专业服务中心,作为重大功能性机构的上海清算所落户外滩,填补了上海金融市场体系建设的一项空白。弘毅投资、东方证券、中信证券、海通直投、中海信托、摩根士丹利、东富资产等一批总部型、龙头型、创新型金融企业,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交通、花旗、曼谷、民生、光大等63家中外银行,以及一批保险、信托企业集聚区内。目前,全区已有金融要素市场4家,各类金融机构近500家,区域金融产业生态日趋完善,已基本形成与陆家嘴金融城错位互补协同发展的格局。[1]

商贸流通业

区内有素以“中华商业第一街”著称的南京路步行街,具有百年历史、尽显“高雅、时尚”魅力的淮海中路商业街,以及民族风格浓郁且古色古香的豫园商城等著名商街商城,汇集了第一百货、新世界、巴黎春天、东方商厦、置地广场等众多知名商贸场所,为消费者提供丰富的购物、休闲、娱乐资源。近年来,在生产资料、生活资料专业市场和批发零售综合市场的基础上,发展形成了以总经销总代理、批发中心、结算中心为运营方式的现代商贸流通业,集聚了索尼、保乐利加、神华煤炭、德颐购(上海)商贸等一批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全区2010年完成商品销售总额3793.52亿元,占全市商品销售总额的比重为10.1%,在中心城区排名第一;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8.84亿元;完成进出口总额43.65亿美元。[1]

文化创意业

黄浦区是上海最早建立创意产业园、最早利用工业厂房改建发展创意产业的区,目前已建成“8号桥”、“田子坊”、“江南智造”、“老码头”等创意园区。“8号桥”是上海最早由旧厂房整体改建的创意产业园区,被誉为“上海发展得最好、最具标志性的创意产业园区”。“田子坊”曾先后获“中国最佳创意产业园区奖和“上海10家最受欢迎的创意产业集聚区”称号。中南部地区以局门路为轴线建立的”江南智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上海市首个利用成片旧厂房改造的创意产业集群区,获评2009年度“上海市最佳创意产业园区”和“上海市创意产业示范集聚区”,2010年作为全市首个“一区多园”的创意产业集聚区被列为全市联动项目。[1]

休闲旅游业

区域内拥有万国建筑博览会的外滩,民族风格浓郁且古色古香的豫园商业旅游区,南京路步行街和淮海中路商业街,“新天地”、“田子坊”等休闲娱乐场所,文庙、古城墙等明清建筑,中共“一大会址”、上海人民英雄纪念碑等革命斗争史迹,城隍庙、沐恩堂、法藏寺等宗教场所,是上海的旅游热点之一,2010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700余万人次。围绕上海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的目标,黄浦区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丰富优势,大力发展海派旅游和休闲购物旅游,拓展水岸结合旅游项目,巩固提升商旅文活动品牌,着力打造国际化都市旅游目的地。[1]

航运物流业

黄浦区积极服从服务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大局,充分依托航运、物流巨头及高端货代机构集聚的基础优势,大力发展航运服务业和现代物流业,积极引进国内外航运物流企业公司总部、结算中心,黄浦作为航运物流企业决策中心和窗口平台的功能不断强化。大力引进航运权威专业机构及其他航运业上下游产业,以英国劳氏船级社和美国船级社为代表的一批航运专业服务机构的入驻,进一步完善了航运物流业专业服务体系,航运服务上下游产业链基本形成。全球排名前20位的船公司中有马士基物流、日本邮船、美国总统轮船、现代商船、智利航运等12家将地区总部或运营总部设在黄浦。

上海市黄浦区商务委员会

联系地址:黄浦区延安东路300号西10楼。

联系方式:021-33134800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