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切换
新闻
上海湾区|春节后首个工作日,金山开篇就是“大手笔”
2021
02/18
16:13

2月18日上午

2021年新春假期后首个工作日

金山在滨海地区

按下转型升级“快进键”

上海金山新城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与上海复地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签订金山滨海国际文化旅游度假区合作协议,金山海岸线将“蝶变”为集文化体育、旅游休闲、商贸娱乐、商务会展、生态观光等多功能的长三角“黄金海岸”。协议的签约也标志着金山区打造“上海湾区”强劲活跃增长极又迈出了坚实一步。



今天一早,金山区领导围绕“上海湾区”城市品牌建设开展调研,随后举办金山区打造“上海湾区”城市品牌情况通报会。记者从情况通报会上获悉,“十四五”期间,金山区将聚焦碳谷绿湾产业园、上海湾区健康医学城、上海金山滨海国际文化旅游度假区、金山大道经济走廊、湾区科创中心,即“一谷一城一区一带一中心”,重点激活“上海湾区”五大发力点,以大健康产业为重要载体,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城市更新,全力打响“上海湾区”城市品牌。



▲上海湾区核心区规划图

“‘十四五’期间,金山区将按照市委提出的‘两区一堡’战略定位和‘南北转型’战略要求,更加主动作为,不断构筑未来发展新优势,全力做好转型升级这篇大文章,”金山区委书记胡卫国表示,打造“上海湾区”城市品牌,就是旨在加快金山功能转型、动能转型、空间转型、生态转型,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优化核心功能,全力打造经济发展新增长极,为上海未来发展构筑新的战略支点。

聚焦高端服务业

长三角“滨海秀带”呼之欲出

金山所打出的“上海湾区”城市品牌,洋溢着开放、生态、浪漫的海洋气息。最令上海、乃至长三角市民憧憬期盼的,莫过于金山海岸线即将迎来的华丽蝶变。



▲金山滨海国际文化旅游度假区

据悉,金山滨海国际文化旅游度假区以“爱的港湾”为主题,规划占地面积约8.1平方公里,包括金山城市沙滩、金山卫站城市综合体、金山嘴渔村和围填海区域四大功能板块。未来,度假区将充分凸显滨海文化特色,融合旅游度假、商务会展、运动竞技、美食购物、文化演艺、休闲娱乐等业态,面向上海市民及长三角消费人群,全方位打造上海市滨海旅游新地标。



其中,围填海项目总规划用海面积约3.08平方公里,圈围成陆面积约3866亩,已于2020年12月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围填海项目将建设成为包括滨海文化娱乐中心、滨海综合会展中心、滨海商务中心、休闲渔港城、滨海生态湿地、滨海文创中心、滨海度假村七大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型国际滨海文化旅游度假区,为上海市民和长三角游客提供一个亲海、观海、游海的休闲度假“黄金海岸”。





“十四五”期间,围填海区域将启动首期项目,联动金山卫站周边整体开发,打造上海海上城市客厅。主要功能包括精品住宅、高端度假酒店、主题乐园、艺术中心、时尚滨海街区、婚庆中心、特色会展中心等。

“在“上海湾区”建设过程中,我们将坚定不移走产城融合创新发展道路,”金山区委副书记、区长刘健表示,坚持以人为核心,统筹生产、生活、生态,打好“海洋牌”“生态牌”“文化牌”,推动城市发展由规模驱动转向质量驱动,增强城市宜居度与吸引力。

金山区将同步推进金山卫站及周边综合开发,进一步激活金山长三角一体化“桥头堡”效应。据悉,金山区将依托金山卫站推进站城整体开发,稳步推进G228出省段、临桂路(东平南路-亭卫南路)、茸卫公路(刘建路-漕廊公路)、同凯路下穿金山铁路通道、隆安东路东延伸、龙宇路(亭卫南路-临桂路)等道路规划建设,建设形成集交通枢纽、商业、文化、居住等为一体的TOD城市综合体。



同时,金山嘴渔村将注重文化造势,充分挖掘培育卫文化、盐文化、海渔文化等特色文化,利用城市岸线资源,加快打造妈祖文化园。金山城市沙滩将持续承接啤酒节、烟花节等一系列品牌活动,发挥“4A”级景区独特魅力。

规划打造上海湾区健康医学城

培育生物医药产业生态圈



上海青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000万人份疫苗产业化项目在金山启动,总投资近10亿元;百特亚太区首家CRRT(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溶液生产基地在金山启动,总投资约1.5亿元;1月20日,恒润达生细胞制备中心在金山工业区落成,标志着恒润达生CAR-T细胞治疗进入产业化阶段……年末岁初的金山,生物医药产业招商引资步伐丝毫没有“歇一歇”的迹象,反而跑出了“加速度”的劲头,好项目不断落地、加速集聚。



这三家企业所在的上海湾区生物医药港,是以发展大健康产业为目标的“产业母港”,面积7.74平方公里,目前已引进相关企业59家,未来5年内可推出3400亩可用土地,产业发展空间充足。上海湾区生物医药港着力承接上海、长三角地区对高附加值原料药、制剂需求,打造南上海高端、大规模的制药装备制造基地,重点发展医疗器械注册人(CDMO)、合同加工外包(CMO)行业,计划到2025年,生物医药及其相关产业产值规模力争达到500亿元。据统计,2020年,金山区生命健康产业产值达206.8亿元,占全区属地规上产值的15%,较“十二五”末净增产值96.2亿元,年均增长13.5%,涨幅位居该区四个产业集群之首。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医学堡垒”,也将成为生命健康产业研发转化的“孵化平台”。未来,金山区将携手市公卫中心,聚焦市公卫中心及周边区域规划建设上海湾区健康医学城,围绕建设超大体量医学技术创新与研发中心、超大型国家临床研究中心、超大型体检中心、大型教育培训中心的目标,加快推进集上游生物医药技术研发、中游临床研究、下游产业化以及新技术临床应用为一体的大型生物技术与医学中心建设,力争实现15项左右重大成果转化,打造上海第一、国内领先、世界知名的疫苗港与疫苗联盟基地,与此同时,建成医学科创中心免疫细胞与干细胞治疗技术输出与转化的细胞治疗基地——细胞港,产值规模有望达到200亿元。

“未来,公卫中心将依托复旦大学医疗资源,发挥长三角医联体优势,疏解中心城区功能,打造国内技术先进特色专科医院集群、高端体检与医疗中心、医疗康复中心、职业资格培训与认证基地,发挥金山桥头堡优势,辐射长三角乃至全国,为上海湾区汇聚人气商气,为国内大循环发挥支点作用。”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主任表示。

与之相呼应的是,金山第二工业区正在着力打造“碳谷绿湾”产业园,将重点聚焦原料药、制剂、绿色生物医用材料,努力打造高附加值原料药和制剂、绿色生物医用材料的研发生产基地。同时,“碳谷绿湾”产业园还将加强生物医药平台建设,推进生物医药研发平台、实验动物平台、中试生产平台、临床研究平台等公共平台建设,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建标准化、专业化的生物医药实验室。

激活“大健康”产业科创策源力

赶在春节前,溥熵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决定将研发总部整体迁至上海湾区科创中心。这是上海湾区科创中心通过产业引导基金,实践“基金+基地”模式吸引的大批优质项目之一。



(图片来源:网络)

溥熵医疗科技是依托于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等多家科研机构成果重点孵化打造的高科技企业,其形成的整套数字化智能手术室,有效弥补了人工手术技术难度大、医疗资源欠缺的短板,具有国际领先的临床高度和领跑地位。

而前不久,中国科技开发院上海湾区中科生态数字港项目也正式签约落地,总投资16亿元。目前,项目正在紧张筹备中,预计年后开工建设。投入运营后,预计可容纳约30—40家企业总部、220家科技企业入驻,聚集近8000名科技创新人才,成为杭州湾北岸极具影响力的中科生态数字港。



上海湾区科创中心位于山阳镇,目标是成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承载地,成为经济和文化高度融合、具有一流综合竞争力的区域性科创中心。自2019年4月18日开园以来,园区加速集聚科创型“宝藏”企业。聚焦生命健康、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区块链等产业,已构建包括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科开院等“一中心、一基地、多平台”的招商格局。开园两年来,共引进企业超1400家,累计税收突破3.5亿元。同时,上海湾区科创中心也被纳入全市“5+X”健康医疗服务业战略规划,目前正积极创建生命健康产业园。力争至2025年,上海湾区科创中心吸引3—5家科研机构和产学研合作平台、30—50家相关行业的企业总部和优质科技企业落户。

山阳镇正同步推进汇龙湾产城融合区的规划建设,将集合公园、文体、商业、办公、酒店、人才社区等,构建15分钟步行范围内的品质生活服务、共享创新服务、生态交往空间的全覆盖,预计可以满足5—6万高端科研人才的落户需求,”金山区山阳镇党委书记、上海湾区科创中心管委会主任孙引良向记者介绍道。

而上海湾区科创中心所在的金山大道经济走廊,正是“一谷一城一区一带一中心”中的“一带”,未来将以生产性服务业为方向,围绕数字经济、总部经济等定位转型,以海伦堡产业园等建设为重点,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打造一条集商贸、科创、文化为一体的新型经济走廊。其中,今年上半年,占地322亩的海伦堡产业园项目将正式开工建设,海伦堡产业园投资51亿,将分三期建设,聚焦引进智能制造、节能环保、生命健康等产业研发创新团队。届时,以海伦堡产业园项目为“引爆点”,金山大道经济走廊建设将正式开启。



据悉,金山区正在制定“上海湾区”建设三年行动纲要,形成工作推进路线图、施工图、时间表,举全区之力推动转型发展。据金山区委常委、副区长张权权介绍,展望到2030年,金山区将深度融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战略和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发展,重点围绕“一个主战场、两个发力点”,做强金山工业区,实现滨海地区、枫泾地区两翼齐飞,基本形成“两个扇面”联动格局。而到2035年,金山区目标建设成为创新动能更强劲、产业特色更鲜明、乡村韵味更浓厚、节点功能更完备、市域治理更精细、品质生活更美好的产城融合样板城市、滨海花园城市、门户节点城市,打造成为环杭州湾的重要节点城市。

通讯员:宗晨亮

摄影丨张鹏远 王佩永

记者丨王巧月

编辑丨陈忆文

责编丨俞萝寅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