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切换
新闻
上海松江:强化策源功能,共育科创生态
2023
08/11
16:38

位于上海市松江区的G60科创云廊。松江区委宣传部/供图

本报记者 | 邱爱荃

盛夏的松江,骄阳似火,万物蓬勃,处处洋溢着激情与活力。走进上海松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大型运输车辆穿梭在建设现场;漫步松江新城街头巷尾,人潮涌动,热闹纷繁,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上海市近日举行的“高质量发展在申城”系列新闻发布会上,据松江区委书记程向民介绍,今年上半年,松江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33家,连续两年位列上海市第一,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位居上海市第二。工业固定投资实现84.7亿元,增长52.6%,总量位居上海市第二。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34.9亿元,同比增长7.4%。新设市场主体同比增长113.15%,达24.3万户。进出口总额继续保持上海市第二位,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总出口额比重近七成。

“快”“慢”之间看格局

近年来,松江坚持“四个放在”,强化“四大功能”,服务“五个中心”建设,按照上海市委“一高地、三生态”定位要求,进一步做实机制、放大效应、打响品牌,加快建设“三先走廊”,勇当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十三五”期间,松江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2%;而在“十二五”末期,松江有不少核心指标还位列上海市尾部。

曾经,松江也饱尝转型阵痛,优化经济结构已是迫在眉睫。2016年,松江打响“五违四必”攻坚战,单单1年的拆违面积,就超过了以往10年总和;5年来拆违2100多万平方米,关停清退4100多家落后产能企业。

新空间腾出来了,土地指标如何利用?2017年,松江区上下统一思想,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从土地要素驱动发展,转为科创要素驱动发展。

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决心,在紧要关头留住了国内领先的智能制造全产业链企业。当时,科大智能股份有限公司想找一块300亩的工业用地作为产业基地,但这在寸土寸金的上海难度颇高。正当企业犹豫要不要整体迁出上海时,松江通过减量化腾挪出土地指标,将300亩原本准备作为商用开发的城市备用地改为工业用地。

“不拘小利算大账”,松江很快吸引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先进制造业龙头企业——海尔智谷、上海超硅、正泰启迪智电港、G60脑智科创基地、腾讯长三角人工智能先进计算中心、复宏汉霖……“十三五”期间,相继有8个百亿级项目宣布在松江开工建设。

“我们把先进制造业支撑的实体经济发展放在首位,把土地要素供给给先进制造业。”程向民说,在松江,好项目不缺土地,好产业不缺空间。

今年3月,上海洗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洗霸”)全资子公司上海洗霸清逸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摘得经开区东部园区的Ⅳ-167号地块,拟投资建设“上海洗霸松江生产基地”。“除了水处理化学品、加药设备的智能制造之外,松江基地还将聚焦锂离子固态电池粉体及储能电池制造工艺、介孔碳、硅碳负极、钠离子电池负极等业务,同时还将设立上海洗霸的研发基地,研发方向为水处理药剂、水处理设备及新材料三大领域。”上海洗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炜说。

据介绍,在锂电新能源产业链上,电解液作为“锂电池的血液”,是锂电池四大关键材料之一,约占锂电池总成本的10%~15%。而上海洗霸将通过开发革新性的先进固态电解质粉体材料替代锂离子电池中的液体电解质,推进大容量、高比能固态锂电池的研究开发,加快固态电池的商业化进程,助推电动汽车、无人机、智能穿戴、3C消费电子等应用领域迈上新台阶。

离开松江30年,为什么会选择重新回松江?王炜坦言,松江是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策源地,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正在逐步形成世界级制造业集群。作为支持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强国战略的重要引擎,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始终坚持硬核科技和产业化创新双轮驱动、实现高科技产业和城市群一体化高速发展。

“进入新赛道的上海洗霸,在固态锂电池高性能无机电解质粉体关键材料的研发过程中,核心技术指标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原创技术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这与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三先走廊’的定位非常吻合,所以我们回到松江,希望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贡献力量。”王炜说。

如今,松江已形成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6+X”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国家战略牵引下,策源地松江“十三五”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2.4%,地区生产总值绝对值年均增长10.5%;制造业税收占主导地位,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比重从2015年的18.5%上升到60%。

“进”“退”之间看担当

作为上海市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专项,上海昊海生科国际医药研发及产业化基地的首期项目——昊海眼健康产创中心今年6月在经开区正式投产,通过持续转化公司诸多海外研发中心的核心产品,创立了“产学研医联动”的全新业务模式。

上海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裁吴剑英说:“依托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发展优势,运营成熟后预计将形成百亿级规模的产值。以灌装线为例,完全达产的话,就能实现近过百亿元的销售收入,能贡献10个亿以上的税收。”

据介绍,上海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研发、生产及销售创新型医用生物材料,以科技创新为抓手,为推动松江乃至上海生物医药实体经济转型升级贡献力量。目前,昊海生科完成了以人工晶状体等为代表的生物医用材料的行业重组,在眼科、整形美容与创面护理、骨科和防粘连及止血等4个主要业务领域取得了行业领先优势。

在松江,像昊海生科这样的高科技企业近年来快速增长。体细胞克隆猴、大硅片、光刻胶、新型航空发动机等重大自主创新成果持续涌现。前不久,G60脑智科创基地还发布了世界首套猕猴大脑皮层单细胞空间分布图谱,取得了脑科学领域的引领性成果。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背后,是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的双轮驱动。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持续加大创新力度,着力推动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人才链加速融合,资源要素配置能力、服务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在科技和产业创新上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

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发布的G60科创走廊5周年研究报告显示,自启动建设以来,九城市主要指标占全国比重不断提升:地区生产总值从1/16上升到1/15,登陆科创板企业占全国1/5,进出口额占全国1/8。

G60科创走廊联席办主任、松江区副区长刘福升介绍,九城市正积极推动《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合作机制》和《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联合攻关行动方案》落地实施,聚焦生物医药、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跨区域组织联合承接关键技术攻关重大任务,开展重点产业领域跨区域“揭榜挂帅”。

“远”“近”之间看境界

历史的画卷,总是在砥砺前行中铺展;时代的篇章,总是在不断的奋斗里书写。

G60科创走廊的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是习近平经济思想在基层的生动实践,通过秉持新发展理念,改革辟路、创新求实、唯实唯干、拼搏奋进形成的重大成果、重大任务、重大品牌。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过程之中,作为九城一体协同创新的新机制和实践成果,在新的征程上要有新的担当和作为。尤其是在当下严峻复杂的外部经济形势的考验下,在脱钩、断链的冲击下,松江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进一步增强G60科创走廊的发展新动力?

首先,强化制度创新。率先建立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一网通办”机制,实现九城市89个综合服务通办专窗全覆盖,跨区域可办理事项数量已经超过178项,跨区域办件累计突破100万件。央行发布支持G60先进制造业发展金融“28条”;实体化运作国家级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技成果转化基金;运行G60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协作中心,启用G60职工科创成果发布交易中心,连续举办五届G60科技成果拍卖会,成交总额近180亿元,交易总额年均增长率达155%;与复旦、交大、同济、华师大以及松江大学城7所高校共同签约,深化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项目;新增上海市唯一一家院士工作站,全区院士专家工作站总量达到81家,位居上海市前列。

6月6日,第五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在合肥举办,会上发布上线了长三角政务服务跨省通办远程虚拟窗口。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九城市松江、嘉兴、杭州、金华、苏州、湖州、宣城、芜湖、合肥第一时间完成联调联试,实现了远程虚拟窗口的全面覆盖,标志着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一网通办”跨入2.0版本。在此过程中,松江、合肥全程参与试点测试,为远程虚拟窗口的顺利上线贡献了G60力量。

长三角政务服务跨省通办远程虚拟窗口是三省一市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创新推出的跨省通办远程虚拟窗口服务模式。在不改变长三角三省一市原有业务办理规则和受理系统的基础上,通过“屏对屏”,实现跨时空的“面对面”,推动跨省业务属地远程受理,属地工作人员“手把手”远程指导办事人在异地窗口完成办事,架起帮助企业、群众跨越业务鸿沟的桥梁。企业和群众在就近政务窗口就能获得与属地窗口“同质同效”的服务,助力长三角跨省通办迈上新台阶。

今年5月25日,在G60科创走廊上升为国家战略重要平台5周年之际,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指出:“G60科创走廊的优势在创新生态,出路也在创新生态。科技创新的区域协同要放在突出位置,全球的科技创新协同是无法阻止的。我们要以更高水平的开放,来推进更高质量的G60科创走廊建设。”

程向民表示,要秉持新发展理念不动摇,走好高质量发展的新路,纲举目张牵引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的强链和补链,增强其抗波动性和增长韧性。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