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漕河泾经开区:40载勇立潮头敢为先
在上海,无数条泾、滨、湾和港,编织成了江南大地的美丽水网。有这样一条“泾”,从上海西南自然田园的河道旁伸展而出,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指导下,逐渐发展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地标。
这就是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漕河泾经开区”)。1984年7月,从上海最早的市级微电子工业区起步;1988年6月,升级为全国首批14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1991年3月,获批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当时全国唯一一家同时具有双重性质的国家级开发区;2015年获批上海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2024年迎来建区40周年。
漕河泾经开区这个规划面积仅14.28平方公里的改革开放先锋,勇立潮头、敢为人先,一路创新、一路辉煌。以先行者的姿态奋发有为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不论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三为主一致力”阶段(以发展工业为主、利用外资为主、出口创汇为主,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90年代“三为主两致力一促进”阶段(以先进制造业为主、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为主、优化出口产品结构为主,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服务业,促进建设多功能综合性科技产业园区),还是在推进开放创新、制度创新,提升对外合作水平、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阶段,漕河泾经开区始终勇立潮头,发展绩效保持在国家级经开区前列。
其以前瞻性思维创造的多个“首个”和“之最”可见一斑:首批地方人大立法、有独立法律保障的经开区,有偿出让了上海首块工业用地,我国首个海关电子账册诞生地……进入21世纪,漕河泾又率先提出向数字园区转型,集聚数字产业、开放数字场景、发展数字经济。目前这里集聚了全市1/4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1/4的重点人工智能企业以及60%的数字文创企业,成为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示范标杆园区。这里也是全国最早提出“创新+创业”双创理念的经开区,从最早的农舍孵化器起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在漕河泾展演了一个个鲜活案例和生动实践。“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从最早的微电子工业区开始,无论国际风云变幻、经济潮起潮落,漕河泾人始终坚持高科技园区的发展定位不动摇,始终瞄准科技前沿和产业高端,坚持“自主培育”和“招大引强”双轮驱动,培育优质产业,引进行业龙头,实现了科技创新策源和高端产业引领。
目前,园区汇聚中外高科技企业14000多家,包括144家世界500强企业、151家内资上市企业,集聚了大量上海市元宇宙、集成电路、生命健康、绿色低碳产业的跨国公司和行业头部企业。
2023年园区企业营收有望突破6600亿元,从业人员近30万人,全市重大科创项目,如奇绩创坛上海校友中心、人形机器人创新孵化中心、上海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等陆续落地,为上海强化“四大功能”、建设“五个中心”作出了重要贡献。“以服务为产业创造价值”漕河泾经开区秉承“客户至上”服务理念,对园区企业“无事不插手、有事不撒手、好事不伸手、难事伸援手”,将企业需求当作自身追求,围绕企业痛点、难点、堵点开展全方位、全要素和全生命周期的贴身服务。
这里创新链完整,服务体系完备:从高质量“孵化器”到新型研发机构、功能性赋能平台、国家级科研平台,推动底层技术攻关创新;从大学生创新创业园、留学生创新创业园到最新建设的退役军人创新创业园,覆盖各类创业主体;从创业苗圃、通用和专业“孵化器”到企业“加速器”,再到“上市服务基地”“产业园区”,形成接力式创新服务……漕河泾经开区集聚科技、金融、人才、商务、生活、知识产权等各类服务要素,产金融合、产城融合、产教融合、产学研融合,成为上海科技成果转化的先行区和自主创新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
打造拓展“市场化”品牌漕河泾经开区是国内少有的不设管委会,而是以公司制运作的国家级经开区。1990年上海市人大常委会颁布了《漕河泾开发区暂行条例》,漕开发总公司具体负责经开区范围内的开发、建设、经营、管理和服务。
也正是因为这个体制,无论是在全国还是在上海,漕河泾都是最早探索实践市场化道路的先行者。多年的实践凝结成一套成熟的管理运营模式:“人大立法、政府管理、公司运作、区区合作。”从最早的“飞地经济、一体两翼”拓展到浦江园区、松江园区,到后来走进长三角浙江海宁、江苏盐城、贵州遵义,再到如今的上海徐汇北杨、闵行颛桥、虹口北外滩,通过管理输出、品牌输出,漕河泾的影响力不断延伸至上海的其他区域、长三角乃至全国,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
如今,漕河泾经开区的团队不仅积极投身临港新片区开发建设,将漕河泾的光荣传统继续服务于重大战略,而且作为核心力量,在全市范围“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挑起了上海市重点区域转型升级的重任。党的建设与经营管理深度融合漕开发总公司历届党委在加强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和人才梯队建设,创新企业党建、园区党建和党建联建,构建区域党建新格局等诸多方面成效显著,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上海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市国资委系统红旗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公司党委大力推行团队市场化改革,迅速提升轻资产运营能力,在市场大熔炉中快速打磨团队、打磨产品,提高经营效益,提升对外扩张复制的能力,跨越行业周期,努力在国资国企改革中走在前列、作出表率。进入不惑之年,漕河泾经开区正处于“再创业、再出发”的关键时期,漕河泾人坚定如是信念: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五个中心”建设重要使命,依据“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推动者,区域转型和城市更新的建设者”的总体定位,秉承“高与新是我们永远的追求”这一理念,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坚持“深耕区域、深耕产业、深耕专业”,培育“全球资源配置、科技创新策源、高端产业引领、开放枢纽门户”四大功能,推进“资源、资本、资金、资产”联动,加快构建科创漕河泾的“四梁八柱”,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产业体系,为漕河泾开发区建设世界一流科创园区奠定扎实基础。
(原载于2024-01-09《国际商报》,作者为上海市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发展总公司,何芬兰 综编)栏目主编:崔家琛文字编辑:段心玫本文作者:国际商报、上海市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发展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