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的长三角商品交易所开业盛典上,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主办的“2013中国经济论坛”也同步举行,论坛以“经济结构调整下的大宗商品平台建设”为主题,邀请了行业主管领导、金融和物流领域专家学者、大宗商品交易场所同业领导、相关产业知名企业及客户共500多人,共同就在当前国家宏观经济形势下,如何建设专业、创新、高效的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如何为区域经济的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与讨论。
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
以更为开放的气度,拥抱上海自贸区的崛起
“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建设,实际上是在用开放‘倒逼’改革,它并不是上海的自贸区,而是一个可以复制、可以推广、可以升级的自贸区,它给其他地区起了一个示范作用,有很多区域经过改革和发展也可以做这个尝试,长三角就是这样一个可以考量的区域之一:它有庞大的城市群,这些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交通通达便利、产业越来越一体化。”在昨日的论坛上,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在开头如此强调上海自贸区对于长三角转型升级发展的意义。
然而,周汉民认为,尽管上海自贸区有一定的引领与示范作用,但其成立是在4个经过多年发展的保税区的基础上演变而来,有一个积累和迸发的过程,这正是长三角城市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在周汉民看来,江苏省是制造业大省,政府也有开放的胸襟与气魄,包括无锡在内的长三角城市有经济转型升级的天然优势。
对于无锡如何利用好长三角商品交易所的平台优势,周汉民给出了自己的结论:“要实行更高要求、更高水平的开放及更严格、规范的政府监管机制,比如说在企业的准入机制上‘大做文章’,改审批制为登记制。准入程序更少,也显得政府和城市更开放;另外,在知识产权保护、劳工标准、贸易环境等方面实现更严格、规范的开放。”
“长三角与上海自贸区的接轨,并不需要‘自贸区’这顶大帽子,而要呈现改革突显、谈判突破、政策突围的局面。”周汉民最后强调。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
经济“换挡期”,需要资源整合和效率提升
“长三角商品交易所的成立,将在制造类企业的物流资源整合、交易成本降低上带来前所未有的新局面,也将进一步促进企业研发能力、创新能力的提升,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在不断涌现,无锡无疑是长三角最具活力城市之一,成长不进则退。”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强调。王一鸣认为,从全国来看,处在经济“换挡期”的城市,其城镇化、工业化必须以发达的城市化作为基础,因此,在与上海自贸区的互动与关联上,长三角区域有这个条件。
在论坛发言中,王一鸣还以长三角便利的高铁对城市间区位互动格局的影响为例,论证了无锡何以要做交通关键枢纽上的节点。无锡占据宁镇扬和沪宁城际线的中间位置,长三角商品交易所要以枢纽型的支撑作为平台,在发挥辐射作用时,不能只紧盯长三角地区,而是要向长江中上游流域地区扩散。
“长三角6个城市的产业日趋一体化,竞争与合作更加密切,以往是单纯的产业竞争,如今则是资源整合能力的竞争,无锡要利用长三角商品交易所这个大平台,在资源整合的竞争中,争取更大主动权,尽量处在中间位置。”王一鸣说。
尽管有天然的竞争条件,但无锡若要将长三角商品交易所做大、成为长三角地区配送中心城市,在转型实践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通过改革开放,在金融服务、文化服务、社会服务等领域上,实现突破。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何黎明
无锡已成大宗商品交易的长三角地理几何中心
十二五期间,国家对长三角地区产业的合理布局和优化升级提出了新的要求,产业企业迫切需要通过建立成体系的现代物流和专业化的第三方交易平台,以促进传统制造业的效率提升、帮助企业更快捷的实现采购、流通、仓储和销售。长三角商品交易所的成立,无疑将这一大背景照进现实,就大宗商品的交易而言,无锡最终站在了长三角地理几何中心。正如龙永图在开篇词所说,长三角商品交易所的成立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服务民生、服务经济上均体现了政府的推动作用,中小微企业更应该抓住商机,以积极态度融入竞争,实现产业转型突破。
“大宗商品贸易流通连接生产与消费,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流通行业,将电子商务、现代物流、金融技术等融为一体,将极大促进产业信息化、工业化。”在昨日的论坛上,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何黎明表示。在昨日下午的圆桌会议上,以“区域经济转型与大宗商品平台建设”为主题的激烈讨论也明确指出了无锡在发展大宗商品交易方面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