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切换
新闻
张江园区单位获多项科技大奖 构建出“科研王国”
2014
01/22
13:43

坐落于张江高科技园区内的上海光源。□本报记者  张弦/摄

■本报记者杨珍莹通讯员张宣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近日在北京召开,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共授奖10位科技专家和313项成果。上海共有52项(人)牵头和合作完成的重大科技成果获奖,企业和高校平分秋色。

据记者了解,地处张江的多家单位获得殊荣,包括上海光源工程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的“若干重要中草药的化学与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获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药物分子毒理学研究及新药安全性评价关键技术的应用和国际认可”获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的“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制造技术”获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构建出“科研王国”

上海光源自2009年5月6日对用户开放以来,开机率逐年上升。有专家表示,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不同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是产生新兴学科领域的契机。据悉,上海光源建成后,上千名来自不同学科和高技术领域的科学家、工程师,在同一个科学平台上开展工作,创造了特有的科研氛围,上海光源也成为综合性的大型前沿研究中心。

目前,上海光源已成为我国多个学科领域前沿研究和高科技研发不可或缺的实验平台。如在结构生物学研究领域,上海光源一经使用就改变了我国结构生物学家以往依赖国外同步辐射装置开展前沿领域研究的局面。此外,还有30多家高科技企业利用上海光源进行制药、材料和化工等方面的产业开发研究。

截至去年底,上海光源首批7条光束线站已执行通过专家评审的研究课题4400多个,用户来自300多家单位,共计7000多人。上海光源用户的高质量科研产品层出不穷,成果已发表期刊论文1300多篇,包括Science、Nature和Cell上30篇。

新兴产业成绩优异

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也是张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上海药物所以岳建民、丁健、杨升平、张华、樊成奇为主要成员的科研团队开展的“若干重要中草药的化学与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就获得了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据悉,该研究创新性地建立了以中草药传统用途为基础,化学结构导向的研究策略,对55种富含生物碱和萜类的重要中草药品种进行了深入的化学和生物活性研究,取得了系列具有显著国际影响的研究成果。

而上海药物所另一项“药物分子毒理学研究及新药安全性评价关键技术的应用和国际认可”则获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该研究首次揭示了多个常用中药的肾脏、肝脏、生殖毒性作用机制和靶点,为中药的安全使用提供了依据。

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此次获奖的“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制造技术”项目,打破了国外芯片制造巨头的垄断,实现了国内该领域集成电路尤其是智能卡芯片的应用和国产化。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