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夏冰 发自上海
在上海自贸区加速推进建设过程中,如何让区内企业在 “单一窗口”问题上做到尽快与国际通行准则接轨,成为提高国际贸易便利化的重要措施。
昨日 (2月24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上海市口岸办获悉,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试点工作已正式启动,将率先在上海自贸区洋山保税港区开展试点,争取今年6月上线测试运行。据上海市口岸办相关人士介绍,“单一窗口”试点将依托上海电子口岸这一平台开展。
所谓“单一窗口”,就是贸易和运输企业通过一个点接入一个信息平台,实现一次性递交满足监管部门要求的标准化单证和电子信息,监管部门处理状态通过单一平台反馈给申报人。推进“单一窗口”建设,不但可以提高政府监管效能,减少申报单证的重复录入和数据信息的差错,促进贸易程序便利,还能降低贸易和运输企业的物流成本。
据悉,此前,上海相关口岸单位已在“单一窗口”领域开展了很多试点。例如,海关实施的通关作业无纸化改革、上海海关联合检验检疫部门试点的报关报检 “一单两报”、关检合作“三个一”(即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
“从目前上海的监管通关现状来看,‘单一窗口’试点以来基本运行稳定,具备了整个区域试点‘单一窗口’的条件。”作为试点工作组组长,海关总署党组成员、国家口岸办主任黄胜强对此指出,上海推进“单一窗口”建设,将通过整合口岸监管资源,加强通关协作,实施流程再造,可以进一步提高口岸通行效率,降低贸易成本,更好地向市场释放改革红利。他认为,建设“单一窗口”关键是要形成一个窗口,建立一个模式、建设一个平台、健全一个机制。
相关资料显示:今年以来,上海口岸通过“一单两报”系统受理“一次申报”货物221批,共同实施查验货物1819批,联网放行货物40896批。其中,自贸区内“一次申报”货物24批,共同实施查验货物250批,联网放行货物15266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