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切换
新闻
莫忘“老师傅”重彰上海的工业精神
2014
03/20
11:49

前些天,受托探访上海的一所汽修学校。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一位中学同学在老家县城里新开了一家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汽车美容保养店。他侄子从国内某知名大学毕业,在国企寻了一份差强人意的工作,觉得离开国企可能更有前途,于是辞了工作,到这家店里。

到了店里这孩子才发现自己啥也不会。同学见状,马上联系上海这家汽修学校,打算将侄子送过来学习一年半载。同学解释说,在老家的省城本来也可以学,但既然要学好、学精,长见识,就得到上海来才行。

的确,“上海制造”在全国范围内仍是响当当的品牌。那种精益求精、恪尽职守、敢于创新的工业精神,依然是上海这座城市的精神底色,并没有随着上海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结构的改变而消失。慎终追远,谈上海的工业精神,就不得不提上海的“老师傅们”。

3月13日和3月17日,《东方早报(博客,微博)》以上海电机厂技术革新能手、上海和全国著名劳动模范朱恒先生去世为开端,大幅报道上海“老师傅”在上世纪50-80年代技术革新浪潮中的赫赫功勋。可以说,没有以朱恒为代表的上海“老师傅”创造的技术奇迹,就不会有闻名全国,让人趋之若鹜的“上海制造”,以至到今天,哪怕学修车技术,仍有人不远数千里赶到上海。只是,上海会不会让他们失望而归?

“老师傅”朱恒不断改进刀具、夹具和工具,先后实现了旋风切削、多刀多刃切削等10余项革新,他创造的断续切削法还得到了当年一机部、农机部和铁道部的认可,组织了“全国精加工先进经验观摩队”来厂观摩并加以推广。

今年82岁的丁海林,当年曾在杨浦区赫赫有名的国棉十厂、国棉九厂工作。他作为修理技术工,先后创新了10多种先进工具,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1954年,他被评为上海市劳模,2年后又荣获全国劳模称号。

原上海第三自行车厂的庄德凯,大胆技术革新,潜心研究出“电阻焊管机”、“高频焊管机”,将半自动化引入生产,使工厂的自行车车管产量提高了200倍。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上海制造的辉煌,上海制造的口碑,都与这些“老师傅们”密不可分。“老师傅”就是上海制造,上海制造就是“老师傅”。

上海作为中国近代工业文明最早的发源地,率先在中国扭转了工匠传统与科学传统相分离的状况,成为两者最早的对接地。上海是那些离开故乡,闯荡世界的人一显身手的最好舞台,他们以“精通一门手艺”,做事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为立身之本,认真学习提高,几多积淀,构成这座城市最显著的精神谱系。

所以,上海的产品一定是追求高质量的,制造产品的每个人都知道,低劣的品质,首先敲掉的是自己的饭碗,毁掉的是自己的声誉和前途。质量问题,没有退路,上海的服务一定是追求体贴周到、细致入微的,顾客满意是在这座城市安身立命的根本。

经过工业文明标准化思想的洗礼,上海的产品和服务走在了全国的最前列。

要言之,对“老师傅”来说,作为早年间来上海闯荡的年轻人,除了勤劳的双手,灵活的大脑,没有任何身外之物,他们远离故乡,最终在这个城市立足、出人头地,靠的是智慧、勤劳和忠诚。对这个东海之滨的城市来说,除了有一点农产品(000061,股吧),上天并没有留给这块土地多少额外恩赐可以让人们稍作停息,这种自然禀赋反过来塑造着上海的城市精神:别人没有的,我们要能造出来并卖出去;别人有的,我们要做得更好。前者是创新,后者是超越。所以,“上海制造”并不是天然地闻名于世,它是一种个体和群体危机意识的结晶。一定意义上,这种城市品格甚至是“倒逼”出来的结果。这是“上海制造”的密码。

30多年已经过去,这座城市仍然沿袭着它移民城市的基本特征,仍然面临着各种资源的极度匮乏。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曾经受上海市民普遍艳羡、尊敬的“老师傅”,无论在收入、社会美誉度上都有一些式微。出国、做生意、当明星,成为更多家长对自己孩子未来的期许。

毋庸讳言,老师傅们那种筚路蓝缕的开拓创新精神有些褪色。“马马虎虎”、“过得去就行了”正侵害上海制造的肌体。上海那些闻名全国的品牌消失了不少,新的全国性品牌质量和数量仍未复归它应有的位置。这才是值得高度警惕的。

“老师傅”绝不应是过去完成时,而是现在进行时,它是上海工业精神的底色。今天我们谈“老师傅”,不是为了感怀伤旧,更不是为了刻舟求剑回到计划经济时代,而是追寻“老师傅”背后那种一丝不苟的职业态度、精益求精的创新精神。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