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高地上迸发新活力
——上海自贸区建设述评之二
新华社北京5月13日电(记者车玉明 刘铮)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自正式挂牌已经7个多月了,始终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
这块“试验田”是一个展示窗口。人们从中观察中国扩大开放的新路径,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路,把握中国发展的新方向。
28.78平方公里的上海自贸园区,承担着为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家作探路先锋的任务。这里是变革的高地,是制度创新的高地,是活力迸发的高地。
时代需要改革创新的新高地
5月1日起,“先进区后报关”等几项通关便利措施在上海自贸区实施。单这一项措施,就可以使企业进境货物从港区到区内仓库平均由2至3天缩短到半天。
这些措施受到企业普遍好评,展示出海关部门的创新精神,也是应对复杂严峻外贸形势的具体举措。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话经常描述的是人们在困境中不断探索后获得某种惊喜时的心情,其实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也何尝不是如此。
当前,国内外环境错综复杂。从短期看,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稳增长任务繁重。从中长期看,释放中国市场蕴藏的巨大活力,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也是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
唯改革能破迷局。世变时移,中国只能与时俱进,打破不合时宜的旧规定、旧框框,不断创新体制机制,从中寻找新的前进动力。
从这个意义上看,建设中的上海自贸区,肩负着先行者和探路先锋的重任。
从成立伊始,国家就围绕制度创新这一核心,赋予上海自贸区许多独特的权力和便利,例如探索建立“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创新海关质检监管制度,实施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出台支持金融市场开放的政策意见等。
虽然现在总结为时尚早,但上海自贸区在许多方面的探索显然已经迈出了重要一步:政府职能正在加快转变,投资开放领域不断扩大,金融领域开放创新日益深化,法制保障更加完善。
让开放成为深化改革的助推器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国民待遇”、“双赢”、“知识产权”、“负面清单管理”……
过去30多年间,一系列新名词、新理念随着开放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人们耳熟能详。它们在丰富中国人思想的同时也为改革的顺利推进增添了润滑剂。
续写“中国故事”新传奇,历史经验值得借鉴,新机遇要牢牢抓住。
以开放助力改革发展,是过去30多年的成功经验。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例,入世后废、改、立的法律法规达到数千部,国家的经济、管理体制经历了巨大变化,但与之相伴的是中国经济近十年的高速发展。
今天,全球范围内贸易和投资正在形成新规则和更高标准,国际贸易和投资体制正加速重构。中国迫切需要以对外开放的主动,来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
建设上海自贸区首先是顺应全球经贸发展的新趋势,培育中国面向全球的竞争新优势,构建与各国合作发展的新平台,进而拓展中国经济增长的新空间,打造新动力。
这项系统工程最关键的有两大方面:一是探索以“负面清单”为代表的国际通行投资管理模式,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二是通过金融、海关监管等改革,使企业更加便捷地运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推进这两方面变革,需要深入学习对接国际先进经验,形成与国际经贸规则衔接的制度框架。在这一艰苦历程中锻造出的有益经验和模式,激发出来的思想新火花,将点亮全面深化改革的指路明灯。
以改革新突破激发发展的新动力
这样的对比引人深思:上海自贸区成立半年时间就已设立企业7772家,相当于其前身上海综合保税区20多年的总和。
井喷式的投资创业热情,很大程度上被“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所激发。在全球77个国家采用的“负面清单”管理方式,是对传统“正面清单”思维的否定,已经成为上海自贸区制度创新的最大亮点。
长期以来,我国对投资创业实行审批制管理,其背后的理念是“法无许可即禁止”,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背后的理念是“法无禁止即许可”。这就好比画一个圈,一个是在圈内活动,一个是在圈外活动。很明显,只要这个圈不是无限大,圈外活动的自由空间更大。
“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带来了对政府思维方式的巨大冲击,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现在,“清单”的理念已不仅局限于自贸园区那一小片土地,为全国各部门各地方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所用。
与“清单”相伴的是扑面而来的简政放权“清风”。去年以来,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为改革的当头炮,成为激活中国经济内生动力的“关键一招”。
涉及制度创新的改革,是更加难啃的硬骨头。改革要实现新突破,还需要各有关方面从大局出发,主动作为,大幅度缩减“负面清单”,深化金融创新,用实实在在的措施支持上海自贸区大胆迈出新步伐。
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深化改革时不我待。人们期待,上海自贸区能够真正担当起国家深化改革的急先锋、扩大开放的引路人,成为活力迸发的制度创新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