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了100多家创业园,发现了什么
对话嘉宾:
王慧敏(上海社会科学院创意产业研究员)
园区多各自为政 社会知晓度不高
解放周一:听说您跑了上海100多家创意产业园区做调研。这些园区的情况如何?
王慧敏:上海的创意产业园区和纽约的情况很像,最早只是一块地皮,政府没想好怎么规划,创意人才先发现了它,于是入驻这块地皮。他们是一群有着天马行空想法的人,渐渐发展出某种新业态,同时又改变了城市的旧厂房面貌,由此成为文化地标。M50、田子坊、四行仓库创意园就是这样开始的。
我记得最早是“十一五”规划期间,2005年上海有创意产业园区18家,2006年猛增到75家,这个时候政府开始给它们挂牌,出台优惠政策。许多创业者的第一桶金就是这样挖来的。
但是数量增长,并不意味着园区真在蓬勃发展。那个时候的创意资源、新型人才比较有限,各大园区都去争抢,抢不到怎么办?房子租不满怎么办?干脆发展商业用途。不少园区逐渐失去原有功能,开出了很多饭店和美容店。这是一种不正当竞争,因为园区的土地是工业用地,比商业价格便宜。拿政策红利去搞商业用途是不合规的。所以那几年,好几位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对这个问题都有很大意见,其中有一位还跑了多家园区,调研写提案,建议关闭这些店铺。
解放周一:北京、深圳的创业园区发展,出现过类似问题吗?
王慧敏:上海曾经是工业重镇,工业土地多,北京和深圳的市中心可能没有上海那么多老厂房,所以类似的问题并不像上海这么突出。上海市政府非常敏锐,及时发现了这些问题,“十二五”规划期间就明确提出要“提升园区创意创新功能,驱动城市转型发展”。比如出台了“三个不变五个变”政策,归纳十大文化创意产业是什么,其中就明确包括互联网产业,应该说这种意识是非常超前的。这一系列政策的发布,上海是领全国之先的。
“十二五”期间,我们去园区调研,发现有些做得确实不错,比如市文创办通过文创基金,扶持了一批公共服务平台,鼓励园区自己做创意孵化。江南智造的“创意发声”等项目当时比较有名。但总体上园区还是各自为政,社会知晓度不高。真正有创意孵化功能的众创空间,可能不到15%。多数已经变成了办公写字楼。有的个别园区甚至没有招租,就是挂个牌子而已。投资商做的是物业管理,而不是创新孵化。
推广“负面清单” 让上海更适合创业
解放周一:很多人说,上海的资源非常丰富,就是太分散没有形成规模效应。您对此有什么建议?
王慧敏:规模效应确实非常重要。比如北京中关村,高校、大企业、研发机构,已经形成产学研的链条。产业集聚太重要了,硅谷千好万好,但是美国若想再办第二个硅谷,恐怕也做不到。因为电子产业的资源已经都集聚硅谷,第二个是没有意义的。
现在很多企业负责人对我说,杭州成为创业的第三极。就是因为马云的阿里巴巴在当地形成了产业集聚效应。杭州许多创业者,都是从阿里跳槽出来的。这种家谱式的发展,在杭州形成了关系网络和创新的大生态圈。
上海其实有许多大学、企业、园区在认真做孵化器,但是它们现在就像碎片,没有形成规模和生态圈,比较可惜。
我的建议是,上海既然提出建设智慧城市,那不如搭建一个整合所有创业资源的大数据库。不仅把园区各种创业信息、政策信息放上去,还可以让上家和下家相互寻找,供需匹配。
解放周一:有一种看法认为,上海人守规矩,对创新创业反而不利。“守规矩”怎么反而变成上海的缺点了?
王慧敏:守规矩本身依然是不错的,但要看守的是什么规矩。互联网时代变化如此快,新事物不断冒出来,有些审批人员一看,从来没见过啊,往往就不同意报批,说这个按规矩不行,那个按规矩不行,以保证自己不犯错。不犯错是不犯错了,可新事物可能就因此夭折了。政策法规往往会滞后于创新,如果完全按死规章走,确实很难适应新事物的新发展。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更灵活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