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综合保税区由松江出口加工区整合升级而成。原松江出口加工区于2000年4月27日经国务院批复设立,是全国首批、上海首 家出口加工区。
2018年9月4日国务院批复同意上海松江出口加工区整合升级为松江综合保税区。2019年9月27日,松江综合保税区通过验收,同年10月28日正式挂牌。挂牌一年以来,松江综保区抢抓转型机遇、巧借政策东风,以国务院“二十一条”为总抓手,以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的“五大中心”为总目标,以招商引资引税为主任务,积极推动制度创新,丰富产业业态,促进资源集聚,优化营商环境。园区由A区和B区组成,总封关面积4.10平方公里,其中A区2.88平方公里,B区1.22平方公里。
截止目前,区内共落户321家企业(挂牌后新项目213家)。其中,广达、国基、豪威、恒大等加工贸易型企业64家,华松、挚臻等生产服务型企业(保税物流等)50家,庄信万丰、金安国纪、汉斯格雅等总部型、贸易型企业193家,其他类型(餐饮、置业等)企业14家。2019年全年,松江综保区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416.65亿元,同比下降3.41%;实现进出口总额1781.9亿元,同比下降2.3%;完成海关税收入库金额22.34亿元,工商税收4.02亿元。其中,2019年全年松江综保区的进出口总额位列上海市各综保区之首,居全国各特殊监管区第六。
2020年1-9月,松江综保区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162亿元,同比上升13%,实现工商税收4.32亿元,同比上升26%。2020年1-8月实现进出口总额1270.80亿元,同比上升9%;完成海关税收入库11.82亿元,同比下降20.6%。其中,1-8月进出口额继续保持上海市各综合保税区第 一名,位列全国各综合保税区第五名。预计今年全年工业总产值超过1500亿元,进出口总额超过1900亿元,工商税收近5亿元。
自综保区验收挂牌以来,招商引资工作是重中之重。松江综保区依托国务院“二十一条”和区政府下发的《关于促进松江综合保税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全方位多渠道推进招商引资工作,以推动松江综保区向模式多样化、业态多元化发展,成为联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重要平台。
截止目前,综保区引进新项目213家,其中总部型、商贸型186家,生产型6家,生产服务型项目21家。这些项目达产后,预计年销售总额将达到489.1亿元,年税收总额将达到17.63亿元。
综合保税区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在内陆地区,以虚拟港口为依托,在特定区域内,具有保税港区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由海关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保税港区管理暂行办法》进行管理,执行保税港区的税收和外汇政策,集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出口加工区、港口的功能于一身,可以发展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它是除自贸试验区外,开放层次蕞高、优惠政策蕞多、功能蕞齐全、手续蕞简化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目前,松江综合保税区适用“跨境电商”、“一般纳税人”、“货物分类监管”等试点政策,G60科创走廊产业发展政策以及《国务院关于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二十一条”)相关政策。
松江出口加工区升级为松江综合保税区,是新时代国家赋予的又一次发展机遇,增强了对外开放优势,提高了G60科创走廊的核心竞争力。作为G60科创走廊的战略枢纽,松江综合保税区为“一廊九区”搭建了进口、转口、出口的重要平台,肩负着联动九城、辐射长三角的重大使命。松江综合保税区将积极对标《国务院关于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服从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推进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聚焦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6+X”产业集群发展,以做精做强加工制造中心为基础,以大力打造物流分拨中心为重点,以努力发展研发设计中心、检测维修中心、销售服务中心为新动能、新方向,打造成为深化制度型对外开放的新高地、连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新平台、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载体。
交通便利
航空:距上海虹桥国际机场车行20分钟,距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车行45分钟。
公路:沪昆高速、沈海高速、沪渝高速、上海绕城高速贯穿。
铁路:沪杭铁路、沪杭高铁贯穿松江工业园区,设有大型编组站。
轨道交通:建设完成的轨道交通9号线直达上海市中心城区。
港口:距上海港车行45分钟,距建设中的上海洋山深水港车行60分钟